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 發佈時間:2015-05-14 07:31: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肖克劉久鋒

  “以前動員群眾搞發展,都在説村幹部‘放空炮’,現在搞‘三變’,有了本錢,帶著群眾做什麼他們都支援,和以前比是天壤之別呢!”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華鄉田壩村支書陳興昌對現在村裏的變化發出這樣的感慨。

  陳興昌口中的“三變”指的是“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2014年開展以來,六盤水市結合實際,以繁榮農村經濟,實現同步小康為核心,提出農村發展的“三變”戰略,推動有效地促進了六盤水市“三農”發展的內生動力,為深化農村改革、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積累了實踐經驗。

  去年,該市15.6萬農民通過“三變”受益,每人平均增收3936元,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23.5%下降為17.9%。

  緊扣“三農”求破題——

  改革開放以來,六盤水市的工業快速發展,而農業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在經濟發展中農村資源限制和發展資源短缺並存。要改變這一局面,必須在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收入上下功夫,在深化農村産權制度改革上下功夫

  地處貴州西部烏蒙山脈深處的六盤水市,是一座“三線”建設時期發展起來的煤炭工業城市,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近年來,該市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但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經濟發展中農村資源限制和發展資源短缺並存。當地組織部門統計,2013年全市“空殼村”佔一半以上,村級集體經濟空心化,發展無力,想創業的農民缺門路、缺技術、缺平臺,涉農企業缺勞動力、缺土地,缺資金。如何“喚醒”農村大量“沉睡資産”,已經成為六盤水“三農”發展的一大挑戰。

  作為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重點區域,六盤水市每年都投入大量的扶貧資金,但財政資金整合難、使用效益偏低的問題長期無法得到解決,村級組織、企業、農民三者缺乏共同利益紐帶,小規模的分散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愈發不協調。

  “要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經營主體,形成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需要更深入的體制機制的突破,需要更為深入的農村改革措施。”六盤水市副市長付昭祥説。

  既要“普適性”,又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如何讓農村封閉式經濟向開放型經濟提升,讓農村這個源頭活水真正活起來?

  2014年以來,六盤水市將“三農”改革發展的重點放在了創新集體資産管理方式,財政資金投入方式上來,從土地流轉、發展農業合作社的基礎出發,探索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實現農民脫貧致富。

  資源變股權,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採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轉換為企業、合作社或者其他經濟組織的股權,推動農村資産股份化、土地股權化,盤活各種資源要素,形成資源疊加效應。這樣一來,僅僅一年的時間,六盤水市就有15.5萬畝集體土地,7.4萬畝四荒地和6.3萬平方米水面轉變為村集體持有的股權。

  資金變股金,讓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六盤水市將財政投入到村的發展類資金,原則上轉變為村集體和農民持有的資本金,投入到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形成村集體和農戶持有的股金,村集體和農民按股比分享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推動農村加快發展。

  農民變股民,讓農民群眾富起來。把農民從傳統農業中解放出來,讓資金在市場中流動起來,鼓勵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等入股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按照股份獲得收益。同時將財政定向投放到貧困戶的幫扶資金,轉變為貧困戶持股,投入到村集體領辦和創辦的經濟組織獲益。去年,全市56682名貧困人口受益於扶貧資金變作資本金入股,30789人因此脫貧。

  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的六枝特區的大用現代農業産業園區裏,3萬畝的涼都紅櫻桃長勢喜人。園區負責人介紹,荒山荒坡的流轉費交給農民後,很多人都拿這部分錢入股園區的企業或者合作社,每年能拿到一筆不菲的股金分紅

  激活效應——

  “三變”將市場機制和資本運作模式引入農村,促使各種資源要素流動起來,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

  “參與土地流轉的2.86萬戶、10.1萬農民實現戶均增收4434元、每人平均增收1128元;8萬農民通過入股分紅,每人平均增收1020元以上;20余萬農民通過創業就業,每人平均工資收入達5000元以上。”

  這是2014年六盤水實施“三變”後帶來的變化,也是當地農村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

  “三變”將市場機制和資本運作模式引入農村,促使農村各種資源要素流動起來,把財政扶貧資金整合起來,將農民從傳統生産方式中解放出來,制度創新的激活效應集中凸顯。如今,伴隨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六盤水市基本消除了農村資源閒置浪費,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破解了農業産業發展融資難和資金短缺的問題,推動著農民的收入穩步增長。

  盤縣普古鄉舍烹村是一個典型貧困村,自2012年起,當地在農民企業家陶正學的帶領下,從成立普古銀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通過土地入股、流轉倒包、合作入股、資金整合等形式,規模發展獼猴桃、藍莓、刺梨等産業和現代高效農業,把窮山村變成了高原濕地生態農業示範園,每畝耕地産值從過去300元提高到5萬餘元,2014年,當地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從上年的7760元提高到11260元。

  集體資産變股權,為村級組織、農民創業興業提供了“第一桶金”。去年,六盤水市通過土地資源轉股權,建成萬畝以上農産品生産基地42個,千畝以上優質原料生産基地58個,消除“空殼村”157個,村級集體積累比上年增長22.6%;培育種養大戶2107戶、致富能手3530人,8000多農民成功創業。

  採取入股市場主體、貼息撬動金融資金等方式,讓直接到戶的財政資金成為能夠生財的經營資本,給貧困戶帶來了一條持續生財之道,也為精準扶貧找到了一條新路子,解決了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分散、“一次性”使用效益低的問題。

  貧困群眾“洗腳上岸”,種什麼、怎麼種、怎麼賣的問題交給了企業,農民依靠土地又不完全依賴土地,直接成為産業鏈上的投資者、受益人,滾動發展的能力大為提高。鍾山區整合財政資金4300萬元,在市中心成為為轄區每個村購置100平方米商鋪,劃給村委會作為集體資産經營,所得收益分配給村集體和貧困戶。僅此一項,每村每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2100名貧困群眾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

  連鎖反應——

  農戶讓渡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企業與農戶聯結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各參與主體間公平分配利益,從而使企業與農戶實現互利共贏,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日益強化

  “三變”以資本為紐帶將集體、村民和企業利益緊密連結,三者“各把一把號,同吹一個調”,形成了工農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生態;基層組織在壯大集體經濟實力過程中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實現群眾的願望,群眾亦更加信服。

  長期以來,企業與農民“分灶吃飯”這種傳統的社會經濟模式,在農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往往造成雙方之間的矛盾。如今六盤水市的村級組織在積極參股的同時,還與企業、專業合作社組建聯合黨組織,雙方共用資源、共謀發展,企業用地、用工由村裏統一協調解決,發展環境越來越好。鍾山區大河鎮裕民村以集體土地110畝入股安凱達公司,公司以價值1000萬元的原始股作為回報,雙方建立聯合黨工委,形成緊密的利益鏈條。

  “企業是我們發家致富的‘搖錢樹’,親哥奶弟也不見得長期分紅給我們,因此我們要像自家娃娃一樣愛護企業。”村民説。

  “現在村裏入股企業,老百姓都把我們當成一家人,再也沒有出現過去以高出10倍的補償標準遷一座墳的情況了!”公司負責人説。

  在“三變”的推進過程中,基層黨組織走到了領路帶富的前沿。六盤水規定,村裏可按照當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新增部分的5%提取村幹部獎勵資金,極大地調動了村幹部的積極性,一批經濟能人加入黨組織,在全市1017個村級黨組織書記中,417人是致富能手。

  村級組織在不斷為村集體創造“紅利”的同時,組織發動群眾參與入股企業,打工就業,監督保障群眾利益,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認可和支援。田壩村村“兩委”組織群眾將土地、閒散資金入股合作社種植茶葉,前三年村民每畝可收入勞務費400元以上,三年後村集體、農戶、合作社按照1:3:6比例分成,從茶青到初加工,除去項目生産成本,利潤的10%歸村集體、30%歸入股農戶、60%歸合作社所有,戶均增收5300多元。

  “農民以土地作為資本入股,一部分稍富裕的農民也可以拿出資金入股,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家門口務工獲得報酬。”六盤水市農委主任梁建認為,通過合作入股和資金整合方式,規模利用土地,規模發展山地高效農業,把生態做成産業,把産業做成生態,才能與市場有更好的對接,才能使同等面積下的土地産生更大收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