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學家推出卡片診斷儀和電子皮膚

  • 發佈時間:2015-05-14 01:30: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房琳琳)5月12日,在葡萄牙裏斯本舉行的艾斯維爾第四屆生物傳感技術國際會議上,一種可測量心率和血壓的可穿戴電子皮膚,以及能讀取血液和唾液樣本的信用卡大小的紙質診斷儀相繼亮相。

  生物感測器能檢測並分析病人心率、血壓、血糖、激素水準的有關資訊,甚至能測試他們是否感染了耐受抗生素的細菌。這種檢測技術能給病人提供實時的身體機能資訊並給出最合適的治療建議,將個性化醫療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瑞典林雪平大學生物感測器與生物電子學中心主任安瑟尼·特納教授研發的信用卡大小的診斷儀,使用起來很簡單:打開按鈕開啟機器,把樣本放在卡片的右下角,等待讀取數據後,將資訊傳輸到使用者的手機上。

  這種卡片檢測儀能用於檢測糖尿病、腎臟疾病和心臟病,甚至癌症。特納教授説,這將結束2500年來傳統醫療的範式,將權利交回病人自己手中。這是林雪平大學和瑞典資訊與通信技術非盈利機構Acreo合作的結果,他們正在尋找商業合作夥伴,希望能夠大規模生産,讓診斷儀器分析樣本的成本從現在的5歐元下降到0.5歐元。

  “30年前我開始研究電化學的時候,這樣的機器有文件櫃那麼大,而且需要花費1萬歐元做同樣的事情。”特納教授説,“這是第一次將這種機器整個列印出來。”這意味著他們已經有潛力為發展中國家的病人和醫生提供可以負擔的疾病檢查。例如,列印的卡片測試儀器可以被製作成抗生素包裝的一部分,幫助病人決定哪種抗生素更能對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3日報道,來自中國科學院蘇州奈米技術與奈米倣生研究所的研究員張珽與會時也展示了一種新型電子皮膚,它基於柔性電子科技和奈米技術建造而成,因其具有探測微弱壓力變化的獨特能力,可被用來檢測血壓、心率和脈搏。張珽和他的團隊發展了這項技術的兩個關鍵方面——讓感測器元件更敏感,讓材料更具有彈性。他們已經用碳奈米管和只有幾個原子厚的石墨烯材料製造出超敏感、透明和柔軟的電子皮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