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苗木産業 綠了家園富了鄉親

  • 發佈時間:2015-05-12 00:33:36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特別是把甘肅確定為西北地區重要生態屏障後,我省的林木種苗産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省因勢利導,將林木種苗産業確定為林業的六大支柱産業之一。

  隨著各地林業重點工程的深入實施,林木種苗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育苗産業的市場和發展空間空前壯大。越來越多的農戶重新將致富的希望投向農田,將精力從傳統農業種植轉向林木育苗,使林木種苗成為許多地方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朝陽産業。

  産業發展步伐加快

  參天大樹出自一粒粒小小的種子,茂密森林源於一株株嬌嫩的樹苗,林木種苗是林業發展毋庸置疑的重要基礎。隨著國內林木種苗業進入了建設高潮,我省苗木生産正面臨著種苗産業轉型、市場大發展的有利時機。

  為進一步加強林木種苗工作、保障林産品供給、推動生態建設,省政府今年首次出臺了關於林木種苗建設方面的意見。意見明確,今年全省育苗總面積達到60萬畝,到2020年達到65萬畝。並對提高林木良種化水準、建設高標準苗木交易市場、扶持協會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等方面做出詳細的規定。

  “去年年底,全省林木種苗育苗面積就已經達到60萬畝。今年,全省育苗面積還要增加,力爭苗木銷售額達到25億元以上。”省林木種苗管理局局長敏正龍説。

  據統計,全省育苗面積已經由2008年的15萬畝,增加到現在60萬畝,僅去年就銷售各類苗木18億株,銷售額達到21億元左右。

  面對政策利好以及市場機遇,各地紛紛出臺不同的優惠扶持政策進行專項扶持,這大大推動了種苗産業的快速發展。

  2013年,慶陽市提出了利用宜林荒山、發展苗林産業,力爭用7年時間完成700萬畝造林任務,“再造一個子午嶺”。在經過兩年的實踐後,慶陽市出臺了苗林結合培育行動綱領,明確到2020年力爭苗林産業收入達到700億元左右,農民每人平均3萬多元。在政策扶持上,每年列支2000萬元以獎代補方式支援宜林荒山林木種苗産業培育。

  為扶持苗木産業健康有序發展,苗木大縣——康樂從2006年開始就一直通過出臺各類獎補政策,引導育苗戶調整種植結構,提升應對市場的能力。該縣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每年拿出300萬元資金獎勵育苗戶,併發放育苗貸款2100萬元,調動民間資金2.6億元投入育苗。

  “政策對於産業有序發展起了關鍵的作用。”康樂縣林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馬麟説:“比如説,針葉類苗木市場飽和了,政府就通過獎補闊葉類樹種育苗,來引導農民調整育苗的投入。這樣能有效防止苗木因品種單一、過剩造成的損失。”

  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指引下,全省各地的育苗産業成為種植業獲利最高的農業産業之一。産業收益的不斷提高,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培育苗木的積極性,促進了全省苗木繁育、市場、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步伐的進一步加快。

  産業鏈條逐步完善

  我省在林木種苗産業發展過程中,支援國有、集體、個體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鼓勵地方、企業、民間、個體多元化投資,探索公司加農戶、協會帶農戶的産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林木種苗産業發展之路。

  臨洮縣森源苗木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基地+農戶”苗木基地1000多畝、各類種苗100多種,每年銷售苗木近千萬株,是該縣林木種苗行業有名的龍頭企業。2012年,在臨洮縣政府的努力下,公司與新添鎮機場村的81戶群眾簽訂了一份3年的苗木種植合同。董事長邊國勝介紹説,由公司負責給每戶擔保惠農貸款50萬元種植雲杉,3年後公司收回苗木並向每戶分紅30萬元,公司負責還貸,併發放每戶每月1000元的田間管理費。

  邊國勝説:“近年來臨洮縣苗木市場發展得很好,再加上有政府的扶持,公司就可以放心地為農戶進行貸款擔保。通過合作,在有效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還能為公司開闢一塊種植基地。”

  4月30日中午,雨後的機場村格外寧靜,農田裏成片的雲杉苗整齊地排列著,綠油油的針葉上還挂著晶瑩的水珠。看著長勢良好的苗子,村民張喜來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按照合同,我們只負責苗子的管理,銷售是公司的事情,到下半年就能拿到公司先付給我的15萬元了,到明年還能拿15萬元。”

  村民張德根家裏有7口人,家中的10畝地在以前種的是“三大産業”——小麥、玉米、馬鈴薯,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後來,他學別人種起了樹苗,家裏的收入一下子增加許多。“和森源公司簽了合同後,我又育了7畝雲杉苗,今年已經開始銷售了。”張德根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分紅加每月1000元的管護費,3年下來,我能拿33.6萬元呢。”

  基於苗木産業的迅速發展,森源公司在臨洮林業主管部門的牽頭下,投資建設了一個大型花木市場。市場主管馬天平告訴記者,隨著相關手續的辦理結束,這個市場將有望成為全省第一個省級苗木交易市場,以解決外地客商對接交易、市場資訊發佈等問題。

  在康樂,苗木産業還帶動了一批與之相關的産業發展,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産業鏈條。一位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苗木有大有小,動用機械設備統一起挖並不現實。這幾年,縣裏出現了許多專業的挖樹工人,一部分還自發形成了服務組織。比如3米高的雲杉,挖一株就是25元,一個挖樹工人一天能掙400到500元。”

  在種苗運輸過程中,還需要消耗大量的草繩或紗布進行捆紮和保濕,據了解,苗木産業還在各産區催生出大量生産銷售草繩、紗布的商戶。

  提高林木種苗品質

  複雜的氣候條件和地形地貌,使我省實施育苗産業具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優勢和區位優勢。據省林科院科研人員介紹,西北從東部和南方引進的苗木大部分都要在我省進行馴化栽植,使我省成為西北苗木的集散地,輻射新疆、青海、西藏、寧夏、四川等地。

  在這種情況下,苗木的品質就成了産業發展的保證。

  敏正龍告訴記者,當前,我省的林木種苗工作著眼今後苗木市場變化趨勢,避免盲目擴張,在現有的面積基礎上,從調整結構和提質增效上下工夫,促進我省種苗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加強全省林木種苗品質監管,省林業廳近期發出通知要求,從今年6月1日開始,林木種苗品質檢驗證書及標簽上必須加蓋林木種苗品質檢驗員統一簽章,未取得檢驗員證的人員,無權簽署林木種苗檢驗合格證和標簽。

  去年,我省開展了林木種苗品質抽查,各市州林木種苗管理機構抽查種批64個,合格率為98%。抽查苗批285個,合格率為98%。

  種子是苗木品質的根本所在。為此,我省在近幾年共建設了8處國家重點良種基地,20多處省級良種基地。林業部門在去年共爭取國家年度林木良種補貼資金1715萬元,重點扶持苗木良種生産。

  康樂縣附城鎮的夏家寨國有苗圃,在2013年被確定為省級良種基地,主要培育了以雲杉為主的針葉樹種,及楊、柳、核桃等樹種。4月30日,記者在該基地看到,十幾名工人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雲杉小苗的移床。一株株翠綠的小苗子從溫室被移出,裝進相應規格的營養缽中,再栽到大田裏。

  該基地負責人介紹説,康樂縣雖然有許多年的育苗歷史,但對種子直接育苗的技術一直沒有掌握,小苗的來源一直是産業的瓶頸。從2009年開始,縣林業部門在基地示範種子育苗,成功後在全縣全面推開。為此,縣政府還專門出臺了針對育苗戶種子育苗的補助政策。

  “比如説,4年生的雲杉苗現在的市場價格是每株1.8元,而農戶通過種子育苗能使樹苗進價少一半。”這位負責人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