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成效顯著

  • 發佈時間:2015-05-12 00:33:36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6日,記者從貴州省林業廳了解到,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貴州省實施《綠色貴州三年行動計劃》取得顯著成效,截至4月15日,完成2014年度宜林荒山造林382萬畝,去年國家下達退耕還林計劃70萬畝,已完成54.6萬畝,佔任務數的78%。

  2015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到2017年完成造林綠化任務916萬畝,其中宜林荒山造林660萬畝,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退耕還林還草256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古樹大樹保護率達到100%;産業化水準明顯提升,林業産業産值突破1200億元。

  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綠色貴州建設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如遵義市倡導開展“月月造林”;畢節市將“綠色畢節”作為市委、市政府的“一號工程”加以推進,先後召開9次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全省各地加強領導示範引導,建立市、縣級領導示範點1000多個。

  在資金投入方面,“三年行動計劃”省、市、縣財政投入9億元資金用於荒山造林,是過去的3倍。如安順市明確市、縣區兩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不少於1億元投入綠色貴州建設。

  為確保行動計劃任務的分解到位和實施,省林業廳改變過去造林計劃只下到縣的做法,將全省3年1042萬畝荒山造林任務分解到1657個鄉鎮的18570個村,地方各級政府組織林業部門將任務落實到山頭地塊,以實現精準指導、督促檢查。同時加強巡查督導,對各市、州和貴安新區建立廳領導聯繫包片區、處室包片負責制;對貴陽市和滬昆沿線採取處級幹部包縣負責制。

  在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各地注重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採取以“先建後補”、“先退後補”等方式,通過造林資金補助、財政補貼、貼息貸款、表彰獎勵等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造林。

  如六盤水市政府引導和扶持煤炭、房開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轉型投資林業建設,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加工廠、建基地、種植經果林。其中盤縣普古銀湖專業合作社自主投資2000萬餘元,建成高標準刺梨和藍莓示範基地0.6萬畝。六枝天保公司自己投入2000余萬元,建成車厘子、楊梅、枇杷等精品水果基地0.6萬畝等。

  生態建設和産業發展相結合,也是行動計劃實施過程中的一大亮點。各市、州都積極探索造林綠化與生態産業發展相融合的新路子,為發展生態新興産業提供新途徑。如畢節市加大特色林果産業、花卉苗木産業、林下經濟産業發展力度,僅去冬今春,全市就發展核桃等特色經果林50.16萬畝。

  據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過程中,各地在造林方式、加強組織、資金投入等方面有所創新並加大了力度,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中幼林撫育和低産林改造方面,預計全年國家可下達70余萬畝的投資計劃,加上中德財政項目、森林植被恢復費項目、省級專項,可完成中幼林撫育和低産林改造項目100萬畝以上,輻射帶動社會開展森林撫育和低産林改造400萬畝。在資源保護方面,“六個嚴禁”專項執法行動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7678起破壞森林資源案件中,共查處7641起,查結率為99.5%。(王淑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