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鋪“網”到每寸林地 服務到每戶林農

  • 發佈時間:2015-05-12 00:33:35  來源:國家林業局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清水秀,林茂鳥喧,湖南是一片綠色的沃土。

  近年來,三湘大地年年添綠,林相一天比一天優美,林分品質越來越高。這一切的背後,有一張“智慧網”在支撐。

  在省林業廳,新建成的電子沙盤上,山頭綠化盡呈眼底,航拍效果圖年年可更新;在廳資訊中心,龐大的數據庫聯結每一戶林農。農民坐在家裏,輸入林權證編號,即可查到自己名下的林地最適合栽什麼樹;手指輕輕一點,林木採伐指標即可辦理……

  前不久,杜家毫省長在省林業廳考察時稱讚,湖南林業資訊化水準之高,精確到每一寸林地,服務到每一戶林農,政府搭起這樣的大舞臺,農民受用,令人歡欣。

  辛苦十余載,“智慧網”搭起平臺

  湖南林業資訊化建設,起步于2002年。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湖南當時正開展每10年一次的大規模森林資源清查。

  每次森林資源清查,都要找準上一次的勘測點。全省有6000多個勘測點,每個點要測幾百個數值,精確到每棵樹,以5年或10年為週期,算出森林蓄積量。省林勘院黨委書記歐陽敘回介紹,按常規辦法,從資源清查到數據整理成冊,不僅週期長,還容易出誤差。當時,廳領導決策,利用資訊技術,建立數據庫,網上錄入清查數據,提高工作效率,便於核對查詢。

  數據庫初建,很快就嘗到了甜頭。公文的行走與歸檔、檔案的整理,都可在網上進行。借助資訊技術平臺,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2007年,省林業廳資訊中心正式成立。廳黨組提出,大力開發利用資訊資源,以資訊化帶動現代林業發展。湖南林業基礎資訊系統改造後,從技術平臺升級為管理平臺。採用GIS技術,新開發森林資源更新、森林防火、營造林資訊管理、古樹名木資訊管理等一批專業應運系統,實現了行政審批全部網上運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山定權、樹定根,林地勘界,林權證發到林農手上。2011年湖南林改全面完成,全省林業基礎數據庫又新增林地測土配方、林權數據庫等專業應用系統,指導林農適地適樹造林,推進林權流轉,凸顯服務平臺的功能。

  從技術平臺,到管理平臺,到服務平臺,三湘林業不斷編織“智慧網”。

  “織網”過程中,立足資訊資源共用、減少重復建設。啟動之初,副廳長胡長清就提出,要做到“一套數據、一張網路、一個入口”。通過引入SOA面向服務架構的概念,形成各類林業數據共用的機制。全省林業基礎數據庫的屬性因子從70多項擴充到298項。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隨時更新,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實時性。

  為綠色沃土添“智慧”,全省每年投入林業資訊化專項資金5000萬元以上。省林業廳副巡視員吳劍波介紹,廳黨組高度重視,經費有保障,湖南林業搭上資訊化的快車,在各省份排名中始終居前兩位,多數年份是第一位。

  用好數據庫,“智慧網”普惠林農

  數據庫雖然是個“寶”,也只有用起來,才能為三湘林業添“智慧”。

  湖南林業資訊化進程,一直堅持資源整合共用、系統推廣應用的“雙輪驅動”戰略。為了便於推廣,所有應用系統集中到一個網路平臺上運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數據庫往上對接國家林業電子政務專網,向下延伸到市縣鄉,覆蓋全省所有鄉鎮林業站。

  近兩年,全省林業資訊平臺又開發手機版。在湖南林業資訊網上,林農憑身份證和林權證編號,用手機隨時可移動互聯。全省先後舉辦各類資訊化專題應用培訓班1300多期,培訓林業企業、合作社、大戶和基層幹部10萬人次。

  隨著推廣力度的加大,資訊化走進林家,走進深山老林。祖祖輩輩務林的老農,通過輕鬆上網,就可一對一獲得省城權威專家的指導。

  在衡陽縣西渡鎮,林農楊惜福用手機上網,輸入林權證號,進入湖南省林木測土配方資訊系統,搜索到自家的林地,海拔、土壤構成、PH值等各項指標都有,系統提示適合種油茶。省內油茶權威專家陳永忠博士的電話也公開在網上,可隨時詢問;栽種遇到難題,可撥打鎮林業站技術人員鄒小蘭的電話,約定面對面實地指導。他感嘆:“有了資訊化,林農解千愁”。

  跟楊惜福一樣,全省所有林農都能受益,適地適樹造林,依靠科技發家。

  近年來,合作社、造林大戶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利用資訊資源,服務新型經營主體流轉林地和融資的需要,2011年中部林業産權交易中心在省林勘院成立,中心機房與林地測土配方、林權數據庫聯網,已累計發佈資訊、線上流轉、資産評估達100多萬公頃,成交額52億元。中心與農業銀行民生銀行等5家銀行合作,幫助林農開展林權抵押貸款;還與省林信擔保公司攜手,為造林大戶、企業與合作社提供貸款擔保2億多元。

  在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資訊平臺發揮了“千里眼”的功能。工作人員介紹,過去國家發佈衛星熱點,只知火點的經緯度,如今GIS平臺能精確定位到哪個鄉哪個村,有利於第一時間組織撲火。不僅如此,火源地海拔有多高,撲火走哪條路,資訊平臺都能當“參謀”。

  三湘林業“智慧網”,為森林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連結

   林業數據如何採集

  國家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簡稱“一類調查”),是獲得全國和各省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資源面積、蓄積量、結構及其變化情況最科學、最成熟、最實用的方法。

  湖南省于1979年首次開展了以數理統計為理論基礎,以全省為總體,設置固定樣地,建立森林資源連續清查體系。據省林勘院副院長王福生介紹,在全省21.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4公里×8公里間距,系統布設了6615塊面積為0.1公頃的方形固定樣地,在0.1公頃樣地西面,套設0.01公頃樣帶,樣帶內檢尺立木定方位、定距離,作為監測林木生長、消耗的固定樣本。

  至今,湖南已完成八次清查(一次初查、七次復查)。清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採用分層雙重抽樣調查方法,即以成數樣點估測各類土地面積,以測樹樣地估測各類森林蓄積和全省蓄積量;完成固定樣地的植被、樹種多樣性調查;開展主要樹種生長率專項調查;開展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開展重點地段空氣負離子監測;開展公益林綜合監測。

  歷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的數據,構成了湖南林業數據庫的基礎。以這些數據為依託,林業部門用“智慧”服務三湘林農。(記者張尚武通訊員申福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