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口亂停車亂收費沒人管?街道辦:人太多是主因
- 發佈時間:2015-05-11 09:18:00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地鐵口亂停車亂收費沒人管? 有專家建議建地下智慧自行車停車系統
近日,本報接到多位市民報料稱,在廣州郊區一些地鐵站由於接駁交通停車場配套不完善,造成停車“圍站現象”:市民用於短途接駁的自行車、電動車無序圍繞地鐵口停放,這些車輛隨著上下班時間潮汐式流動。由此,也滋生各種亂象:有人違規在地鐵口私設車輛保管點,因無人管理車輛被盜情況頻發,一些生銹的僵屍車更是堆成小山,因無主無法清理,成為城市治理的一塊傷疤。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肖桂來 實習生楊安娜
亂象:郊區地鐵口遭遇“圍站”
洛溪站:5月8日,記者來到地鐵洛溪站C出口觀察到,一塊大約200平方米大小的停車場上,停放了近千輛自行車、電動車,場內滿滿噹噹,不少車輛停在了路邊人行道上。
“自地鐵開通以來,就是這種狀況了。停車的都是洛溪各大小區、城中村居民,以上班族為主,也有來此處購物逛街的市民。”地鐵口附近一停車場保安説,車輛呈現一種潮汐式流動狀況,早晨很多車輛湧來,晚上又陷入取車混亂。在洛溪站A出口,地鐵站後側一塊近百平方米的空地劃出了停車位,其中塞滿了數百輛車子,最裏層是一些廢棄的自行車,堆成小山狀,不少車輛銹跡斑斑。
南浦站:南浦站的情況也是如此,地鐵口被雜亂無章的自行車、電動車包圍了。記者看到,站外一處空地上密密麻麻地停放著很多車子,中間留有兩米多寬的通道,自行車停車場把通道緊緊包圍,從站臺臺階開始,延伸十幾米,一直到達馬路。
潯峰崗:地鐵6號線總站潯峰崗地鐵站也面臨接駁車輛停放難題。有市民表示,這裡前一段時間還冒出一個停車收費點。“有人劃出一個地方私自收費,還貼出了禁止停車的告示,落款是金沙街整治六亂綜合辦公室。”該市民表示,停車不提供任何票據,如果不繳費停車,車輛就會被放氣。
市區地鐵站:地鐵站口停車難並非郊區獨有。記者走訪了市區的一些地鐵站點,受空間制約,多數站點未設有接駁車輛停車場。記者在海珠區地鐵客村D出入口附近,看到路邊人行道上有個車輛保管站,人行道兩側有序停放著兩排自行車、電動車。
保管員大叔稱,停車每次收費2元,看管時間為每天7點到23點。那麼,誰是保管站的管理方?保管員稱,“是老闆承包下來的,我只負責看車收費。”對此,有市民提出質疑,一是擠佔了人行道公共空間,二是保管站的合法性,“按規定市區電動車是禁行的,哪來合法的電動車保管站?”市民王先生説。
居民聲音:這段時間已丟了3輛
市民劉小姐居住在番禺洛溪村,到洛溪地鐵口步行需20分鐘,為了上下班方便,她選擇自行車作為地鐵接駁工具,“不是不想坐公交,有時候公交車比地鐵3號線還擠”,劉小姐説騎自行車是無奈之舉。
劉小姐每天把自行車停放在地鐵C出入口外的停車場。“停車位畢竟有限,很多時候只能停到禁停區,這樣就會被交警拖走,二手車因沒有發票,基本很難取回。”劉小姐説,最近她已有2輛車子被交警拖走,其中一輛是借朋友的車子,價值1000多元。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一位騎車路過的小夥子錶示,“這段時間,我已不見3輛車子。”
交警:沒發票領車,行不通
5月8日下午,記者以市民身份前往番禺區交警大隊四中隊諮詢。一位工作人員打開電腦文件夾,向記者展示被拖車輛圖片。“我們每一輛拖走的車輛都會拍照片,現場也會留下聯繫電話。”該人員説。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違停的自行車、電動車車主來交警隊取車時需要攜帶身份證和發票複印件,單車發票要涵蓋車身編碼,摩托車發票要涵蓋發動機、車架編碼。“沒發票無法證明車輛來源合法。”該人員説。
街道辦:人太多是主因
廣州市番禺區洛浦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表示,地鐵口停車難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洛溪新城自上世紀90年代開發以來,建設了很多超大型社區,居住人口太多是根本原因。該人員表示,“無論住在什麼地方,都要走幾分鐘到公交站,公交站不可能像自行車那樣無縫對接,所以呼籲市民,距離近的可以步行到地鐵站或通過公交車接駁。”該人員説。
管理缺位
致接駁停車場無序
拜客廣州總幹事陳嘉俊表示,此問題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在這些地鐵口最初規劃中應該沒有專門為接駁交通停車留出足夠空間,這些停車位都是後來因為有需求才劃出來的。“車停的多了,才劃出了一些車位,但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很多車停到了人行道上。”陳嘉俊説。
二是由於沒有明確的職能部門管理,造成停車場管理不善。“這些停車位好像既不歸地鐵管,也不是屬地街道管”。陳嘉俊表示,由於管理缺位,這些停車場沒有設置雨棚、監控視頻等必要設施,造成車輛日曬雨淋、被盜情況頻發。
對洛溪地鐵站停車場的歸屬,洛浦街道表示,是地鐵建設的,應屬他們管理。但記者在地鐵站內詢問地鐵工作人員時,有人員回應説,停車場不屬於他們管理。
廣州四季快安智慧停車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如軍建議,廣州現在推進城市慢行系統建設,要重視建設自行車停車場。“用地不緊張的地方,規劃建設普通停車場就足夠了,一些地方用地緊張,可以學習日本建設地下智慧自行車停車系統,但這個成本較高。”吳如軍説。
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表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在地鐵口附近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即可,不用市民每人都搞一輛私人自行車。“公共自行車便於統一管理,也提高了利用效率。”王則楚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