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微軟等外資企業關閉在華生産線 外資跑了嗎?
- 發佈時間:2015-05-11 08:20:2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手錶製造商西鐵城精密(廣州)有限公司宣佈關閉;日本松下公司表示將從中國撤出兩條彩電生産線; 微軟決定逐步關停原諾基亞在華兩家手機生産線……
今年以來,一些外資企業撤出中國的消息,引發“外資撤離中國”的擔憂。
那麼,外資真的跑了嗎?
所謂“外資撤離潮”
不會出現
利用外資有進有出,但總體進大於出,去年中國外資流入量首次居世界第一
“如何看待外資是否撤離,關鍵要看事實。”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列舉了幾組數據:
看數量,全國吸收外資穩步增長: 一季度,全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861家,同比增長2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看品質,吸收外資結構正在優化: 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上升,2014年這一指標達到55.4%,高出製造業22個百分點。 資金密集度進一步提升,2014年新設企業平均合同利用外資金額812萬美元,同比提高13.9%。
外資區域佈局日趨合理,2014年中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佔比為18.1%,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橫向比,更看出“風景這邊獨好”: 2014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1.26萬億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國吸收外資卻逆勢上揚,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96億美元,同比增長1.7%,外資流入量首次居世界第一,高於美國、俄羅斯、巴西等主要經濟體。
“利用外資有進有出,但總體進大於出,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外資撤離潮’。”沈丹陽説,新常態下中國市場涌現大量新機遇,吸引更多新的外商投資者紛至遝來。
這些年,確實出現了個別外資企業撤出中國的情況。沈丹陽認為,這主要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在發生經濟結構升級和比較優勢轉換。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外資企業出現不適應,他們或者轉型,或者轉移,這是利用外資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總體數量有限,“不用大驚小怪”。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邢厚媛認為,所謂“外資撤離潮”以前沒有出現,以後也不會出現。越來越開放的中國,對外資依然魅力十足。
創新監管,提升效率。1月《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現行對外商投資的逐案審批體制將取消,轉而採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方式。
放寬限制,釋放利好。4月10日,新《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開始實施,鼓勵外商投資半導體、液晶面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贏得一片點讚。南韓三星集團中國副總裁姜俊暎表示:“中國政府放寬外資準入,為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帶來新的機遇。”
優化服務,改善投資環境。新常態下,我國很多地方吸引外資不再靠低成本勞動力、超國民待遇等方式,而是強調通過創造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律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利用外資的“軟環境”“硬”起來。
外商依然看好中國。上海美國商會日前發佈的《2015年中國商業調查》顯示,有73%和75%的受訪企業2014年在華業務實現盈利或收入增長,有67%的受訪企業計劃2015年擴大在華投資。
“今年,我們對中國吸收外資在全球名列前茅充滿信心,全國吸收外資規模還將保持穩定。”沈丹陽説。
高水準外資
對中國仍然重要
鼓勵外商投資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先進製造、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96億美元,同年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加上第三地融資再投資,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在1400億美元左右,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後是否還需要外資?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認為:“我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後,由外商直接投資彌補我國資本短缺的意義減弱,但並不意味著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減弱。”當前,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正由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對研發、行銷等領域的外資需求在增長。高水準的服務業外資,對彌補國內高端服務供給不足、促進産業結構升級也可以發揮帶動作用。
“我們對外資的需要沒有改變,但需求方向卻在變化。外商投資想要在中國獲得更好表現,需要準確把握中國的新機遇。”沈丹陽説。
中國市場機遇在擴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中國市場的機遇不僅源於規模擴張,而且源於需求結構快速升級。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會帶來很多新需求。居民需要消費更多更優質的資訊、醫療、健康、金融、文化等服務産品,跨國公司在這些領域有一定優勢。
中國投資機遇在擴大。
新興産業對外資吸引力正在凸顯。日前,總投資3.7億元的北京西門子汽車電驅動系統(常州)有限公司正式奠基。新的合資公司,將承擔更多研發功能。
劉元春認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前景廣闊。與此同時,經濟轉型過程中,新興産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小型化、智慧化、專業化生産的發展帶來更多投資機遇。
中國綠色機遇在擴大。
新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明確提出,鼓勵外商投資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先進製造、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承接高端産業轉移。鼓勵外資在研發環節投資,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
隆國強表示,中國正轉向綠色發展,在新環保理念與標準下,企業要大規模更新更為高效環保的生産設備。日本夏普公司已將健康環境産業列為今後在中國投資的戰略重點,還加強了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地化研發,去年開發出帶PM2.5檢測功能的空氣凈化器。
推動利用外資更上層樓
改善外資管理體制、擴大外資市場準入、優化外資促進機制
新常態下,中國利用外資同樣面臨不少新挑戰。
從國際看,當前世界經濟仍然複雜多變,國際投資尚未恢複國際金融危機前水準。發達國家力推的“再工業化”,吸引海外投資回流;一些新興經濟體推出鼓勵外資進入的措施,對我國利用外資産生一定的分流。
從國內看,過去我國土地、勞動力資源充裕,利用外資空間大。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傳統産業投資相對飽和,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外資超國民待遇的政策已經改變,傳統的引資方式已經行不通。
新常態,新思路。推動利用外資更上層樓,需要進一步做好改革開放的大文章。
4月21日,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同步掛牌。加上上海,我國由南到北四大自貿試驗區“連點成線”。從190項到139項再到122項,4個自貿試驗區統一適用的對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再度瘦身,開放度和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以開放的主動,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和國際競爭的主動。”劉元春説。
——著力改善外資管理體制。
“想要利用外資跑得更歡,首先是要鬆綁。”劉元春説,我國外商管理體制應加快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儘量減少外資審批。一方面,應繼續在自貿試驗區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創新監管手段,完善資訊平臺,逐步建立完善備案和資訊報告制度,建立外商投資全週期監管體制。
——繼續擴大外資市場準入。
劉元春説,外資領域擴大開放,應推進負面清單再“瘦身”,尤其要進一步擴大服務業領域開放。當前,雖然我國人才紅利吸引跨國公司加速向中國轉移研發等服務活動,但也應考慮出臺更有針對性的鼓勵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地區性總部等功能性機構,以提高外資水準。
——優化外商投資促進機制。
“過去,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資中存在不同程度‘多濫假’問題”,劉元春説,政府應該樹立科學的投資促進理念,杜絕層層考核、壓指標等做法,推動吸引外資從拼優惠政策向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轉變,從政府主導向專業化、市場化運作機制轉變。
(作者為人民日報記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