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解肥胖的七個流言

  • 發佈時間:2015-05-11 08:31:07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按照中國網友的理解,5·11的諧音是“我要1”,最後的那個“1”代表苗條,通俗地講就是“我要瘦”。關於體重的話題一直都受到最多的關注,減肥的書籍、節目、課程隨處可見,有各式各樣的説法、絕招和秘技。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貼心地推出了一篇特輯來探討關於肥胖的流言、推測和事實。讓我們先來看看7個常見的肥胖流言吧。

  流言一:在攝取能量或消耗能量上作出持久的小改變,就能獲得長遠的體重變化

  “持續作些飲食或運動的小改變,會無限期地獲得收穫”,這個説法主要來自於半個世紀前提出的“3500卡法則”,意指累積減少3500卡路裏的攝取時,就能減掉一磅(約0.45公斤)的體重。

  不過呢,之前支援此説法的研究是,讓受試者每天的飲食都少於800大卡,而且實驗的時間並不長。否則,依據這樣的説法,假設阿明決定每天靠著走1.6公里的路來多消耗100卡的熱量,這樣持續地走上5年的話,阿明應該會減掉22.7公斤!但實際上,阿明的身體組織會隨著能量攝取的高低而持續變化,因此其實阿明只會減輕4.5公斤。

  這樣看來,在能量上作出的小改變,長遠來看對體重而言也只能有小小的改變。

  流言二:設定合理的減重目標很重要,不然減肥的人很容易因受挫而無法持續減重

  這個假設聽起來實在是相當合情合理,但是已經有好幾項研究顯示,如果把減重的目標設得越嚴苛就越難達成,有時候放寬要求,收到的減重效果反而更好。

  甚至還有兩個研究顯示,如果把原本嚴苛的減重目標修改成合理目標,一開始減肥的人會比較信心滿滿,覺得自己可以達到這樣的標準。不過呢,後來的結果卻未能達到預期。

  流言三:減重應該要和緩漸進,如果一次減得太快,長期來看效果不會持久

  事實上,在減重的實驗裏,一開始減重減得越快、減得越多的人,後來長期追蹤的時候體重也會比較低。而也有其他的實驗把減重的人分成兩組,一組是用極低熱量飲食(一天攝取熱量少於800大卡),一組是用低熱量飲食(一天攝取熱量介於800大卡~1200大卡),在追蹤一年後,發現採用極低熱量飲食的那一組,平均減輕體重16.1%;而用低熱量飲食法的人平均減重9.7%,看起來還是魔鬼方法較有效。而到了長期追蹤時,兩組的減重結果沒有差異,所以並不會説一次減重減得太快,長期就看不到效果。

  流言四:只有在心理上做好準備的人才有辦法成功減重

  當患者尋求減重諮詢時,有人認為要評估他們的意願,看看心理上是否做好減重的準備,這樣才有辦法成功。不過,事實上評估人們減重動機並不能預測減重的效果。

  流言五:增加體能教育訓練很重要,能夠減少或預防兒童時期的肥胖

  目前的體能教育訓練並沒有辦法減少或預防兒童肥胖。有兩個大規模的統計分析顯示,增加特製化的體能課程並不會讓小朋友的BMI下降,肥胖兒童的發生率也沒有降低。因此,雖然某種程度的體能活動能夠減少肥胖發生,但是在校園裏面,目前我們看不到強調體能活動的課程真會讓兒童肥胖症數量減少。

  流言六:喂母乳可以讓孩子以後較不容易發胖

  “喂母乳可以讓孩子以後較不容易發胖”這個説法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

  但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這個説法時是有一些偏見的。後來,具有更高可信度的實驗追蹤了超過13000名兒童長達6年後,結果發現兒童是否喝母奶與未來的肥胖無關。

  流言七:來場性愛能消耗個100卡~300卡

  有人説,做愛所消耗的能量相當於跑了好幾圈操場,所以在床上就能減肥。真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來看看要如何計算做愛消耗的熱量。以一個30歲出頭的70公斤男性為例,假使他做愛時達到3MET(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的縮寫,譯作能量代謝當量)的代謝量,相當於中等強度的運動量,那在接受性刺激及高潮階段每分鐘可以消耗3.5大卡的熱量。這個強度的消耗量大概跟穩健走路時(1小時走4公里)的消耗量差不多。不過呢,這個性活躍期平均只有6分鐘,因此這位男性來場性愛僅能消耗21大卡。除非與呆坐著看電視相比,不然做愛實在談不上是個激烈耗能的運動。所以,別再相信多做愛可以減肥喲!無論採用多麼高難度的姿勢,大概都是辦不到的啊!

  (文/白映俞 劉育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