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時代呼喚“工匠精神”

  • 發佈時間:2015-05-11 07:31:4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本名為《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自去年底出版以來,頗受讀者歡迎,多位知名企業家在各種場合予以推薦。有專家在討論中國製造如何進一步提升時也認為,“需要用工匠精神找回對消費者的初心”,“工匠精神”一時成為流行熱詞。筆者以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提倡“工匠精神”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所謂“工匠精神”,是指對工作執著、對事業負責、對産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瑞士手錶得以暢銷世界、成為經典;德國工業産品之所以受到全世界歡迎,離不開這種專一投入的工匠精神。在這些行業內,技術工人從事的並不是機械重復勞動,而是通過改善工藝使産品不斷昇華。其背後,則是從業者對生産研發規律的遵循、對創新的嚮往、對消費者的尊重。

  我國歷史上也曾出現大量卓越的工匠,典型如善於解牛的庖丁、善於木工的魯班等。進入工業化時代,一些工業生産領域也涌現出大量勞動模範和技術尖兵,他們愛崗敬業的事跡被廣為宣傳,對所在企業行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必須承認的是,也有一些企業經不住外界誘惑,過分追求利潤的“短、平、快”,喪失了靜下心來打磨産品、追求精緻的耐心。這直接導致部分行業雖然規模和生産能力已處世界前沿,但産品品質不高,工藝水準落後,也不利於“中國製造”的形象和口碑。

  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當口,要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目標,中國製造要完成與世界一流水準“最後一釐米差距”的追趕,相關企業行業必須加大研發投入,在廣招高精尖科研人才的同時注重培養高水準的技工人才。應該認識到,所有的創新工作最終需要人來完成,特別是在生産製造領域,一個再高精尖的技術、一項再完美的商業計劃、一種再具備網際網路賣點的産品,都不會輕易實現市場成果的轉化。因此,與技術、創意、資金同樣重要的,是提倡埋頭實幹、聚精會神、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正是這不可或缺的一環,能夠幫助創新成果順利轉化,併為持續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涵養。

  全社會也要給工匠精神的培育增添“營養”。比如,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為社會培養更多高水準的技術工人。鼓勵企業強化獎勵機制,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讓高級技術工人的價值得到體現。改變社會輕視一線工人的錯誤觀念,在全社會形成尊重技術工人、推崇工匠精神的氛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