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危”、“機”並存 燃氣具行業亟須工匠精神

  • 發佈時間:2015-04-29 01:32:1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3·15“打假日”在央視曝光名單上,家電品類中的吸油煙機産品不幸被“點名”,大大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中國燃氣具行業産品品質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樂觀,很多廠家為了利益,不惜“造假”。長此以往,消費者的不信任必將侵蝕一些優質企業辛苦創下的“品牌基業”。燃氣具企業需要重新用“工匠精神”找回對消費者的信任,實現誠信上的升級換代。

  何為“工匠精神”?有著百年曆史的同仁堂,將“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作為確保品質的座右銘。網路時代的小米雷軍説,做産品要“專注、極致、口碑、快”,凡此種種都是對“工匠精神”的精彩解讀。

  在家電大牌雲集的日本,對於“工匠精神”有著自身獨特的詮釋。據悉,日本某家電企業為打造一款滿意的電飯煲,首席邀請三千人在全日本的壽司店品嘗壽司,找出最適合日本人口感的米;然後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這種米的烹制過程,最後定出來製作電飯煲的內膽的竹炭材料;接著派出多個小組在全日本收購最理想的竹炭原料,最後利用高溫3000度燒制3個月時間,在去糟取精做成新型電飯煲內膽。這樣一款産品的誕生,無疑是對“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詮釋。

  由此可見,“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態度。一個企業從60分做到95分是優秀,從優秀到卓越是從95分做到99分,而“工匠精神”是助力企業從卓越到基業長青,從99分做到99.99分。在産品同質化、選擇多樣化的今天,讓消費者滿意的産品已經不能夠讓消費者産生購買的慾望,企業應該要要努力爭取那0.99分,用“工匠精神”打造自己的産品和服務,做到讓消費者感動、驚喜,從而吸引其購買。

  談及燃氣具企業的“工匠精神”,林內無疑是無法逾越的里程碑式企業。林內集團成立於1920年,至今擁有96年的歷史,是全球燃氣具生産企業中最強大的集團公司之一。上世紀20年代,內藤秀次郎先生和林兼吉先生在日本名古屋共同創建了“林內商會”,林內品牌由此誕生。林內于1993年9月進駐中國市場。“苛求品質”是這家企業96年來的企業靈魂。

  燃氣具行業專家表示,對於製造企業來説,高內制率雖然成本高,但是可以讓企業很容易的控制每個部件的技術和品質,對於産品的整體性能來説,要比採購部件穩定得多。自品牌創立伊始,林內一直堅持電子基板、燃燒器、熱交換器、感測器等關鍵電子部件內制的原則,通過高內制率來確保産品的品質。林內開發工程師介紹,林內在選材方面非常講究,絕不因為成本而犧牲部件的材質。正是由於在産品設計、部件選材和生産工藝等細節方面精益求精,林內産品才能始終保持卓越品質。

  林內人視産品品質如生命。據林內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林內産品的高品質與低故障率皆因在技術標準方面都以超出國家既定標準在嚴苛執行。林內每研發一款新品,都需送到日本總部的技術中心進行長時間的耐久性試驗,其中包括抗風、抗水、抗鹽霧、抗電磁衝擊等多項測試。因此開發週期較大多數同類品牌長2—3倍。在林內技術中心,有亞洲先進的噴淋環境條件模擬實驗室,有全球燃氣行業領先的風速達到25米/秒的風洞實驗室,有能夠模擬多種惡劣環境條件的耐久性實驗室等一流實驗室。

  國內燃氣具企業面臨“危”、“機”並存的嚴峻局面:市場必將會逐漸淘汰一大批無核心技術的落後企業,同時將會有一大批以用戶為核心打造精益求精的産品的“工匠精神”型企業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懷著“工匠精神”做産品,重新樹立消費者的信心,這就是中國燃氣具企業未來二次起飛的機遇所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