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願摔打後的股市走得更穩

  • 發佈時間:2015-05-09 14:50:39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週的A股市場讓股民們充分領略了什麼叫風險,什麼是悲喜交加。3天滬指跌去近400點,深滬兩市的市值蒸發8萬億,有媒體推算出股民每人平均損失2萬元。不管這説法當真與否,總之,許多股民上午還在“山崗上唱歌”,下午卻“躲在廁所裏哭”,“前天的奧迪,昨天就變成了奧拓”。而正當人們惶恐中不知股指會跌向何處深淵時,昨天市場又驀然來個大逆轉,創業板指暴漲近6%再創新高,漲幅最小的滬指也漲了2.28%。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瘋牛”走勢令人觸目驚心,日成交額上萬億成為常態,單日最大成交更高達1.8萬億。有的新股上市後連拉近30個漲停板,股價百元的股票比比皆是,甚至出現300元、400元的“天價股”。在賺錢效應誘惑下,新股民如潮水般涌入市場,證券部加班加點,連週末也不休息,以應對新開戶的股民。不少人,連股票ABC都不知,便抱著“一夜暴富”的夢想衝進市場。更有極端者嚷著“賣房炒股”或辭工歇業,專職在股海裏廝殺。

  在市場一片狂熱中,監管層倒是保持著幾分清醒,證監會多次警示市場風險,加強兩融業務監管,同時又加大新股供給,多種力量博弈下,股指“瘋牛”終於低下了頭。應當説,本週股指的調整,有市場內在的需求,也有調控之手的外力干預,但不管怎樣,它對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好處。尤其是對於只知“炒股賺錢發財”,而不知股市凶險、危機四伏的新入市者來説,更是一針清醒劑。

  誠然,作為新興市場,中國股市的不成熟,不僅體現在散戶投資者方面,也體現在機構,諸如基金、券商等,即便如監管層以及資訊披露的媒體,同樣也曾患過“幼稚病”。譬如某些媒體的偏激造勢、妄加猜測,或者捕風捉影的報道,令初入市者不明所以;而監管層也一度力圖以行政之手左右市場走勢,殊不知過多的人為干預,恰恰增加了市場變數,放大了股指波動的不確定性。

  A股市場的高度投機性廣受詬病,作為投資市場,“炒股炒成股東”竟然成為苦澀的笑話,而表像背後,暴露的是整個市場扭曲的價值觀。一個沒有人願做股東的股市,如果不是制度設計出了問題,只能説明市場失去了投資價值。而人人都不想做投資者,只想做投機客,做“快槍手”,只想站在“風口”上飛起來,那麼,這個市場的暴漲暴跌,或者非理性繁榮便成為必然。

  因此,要維護股市的健康發展,降低市場風險,無論監管還是參與各方都是責任人。作為監管層,應尊重股市的客觀規律,多用市場之手,明確市場預期,減少人為波動。而作為投資者,則應敬畏市場,理性投資,風大的時候要係好安全帶。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經濟幾十年高速發展的巨大成就,資本市場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説,A股市場的“黃金牛市”可期。因此,若真正以投資眼光而非以投機心態介入A股市場,就不必太在意股指或股價的一時波動,放長線方能釣大魚,價值投資終究會給投資人以滿意回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