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提前知道大眾情緒

  • 發佈時間:2015-05-08 15:31:50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市出現調整了,部分投資者看到自己賬戶市值的縮水,忍不住在微信群、股吧中罵街,各種罵法都有,有些股民還見不得別人的調侃段子,還出現互相指責的“對罵”。其實早在上月路透社對中國股市的表現曾發表評論文章《中國火爆的股市對疲弱的實體經濟是福還是禍?》。文章稱,高亢的中國股市與疲弱的實體經濟正呈現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幻畫面,也令本應是經濟晴雨錶的股市,在中國再次上演著一幕背離的劇情。投資者互相指責的背後也是股市行情在社會的映射,很正常,也符合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範疇。

  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的邊緣學科,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並不只由證券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進入2015年我們的A股市場也出現一些傳統經濟學理論很難解釋的現象,但放在行為金融學來研究就十分輕鬆。例如,所謂的“新股發行效應”、“週四法定砸盤日效應”、“股權溢價之謎”、“封閉式基金折/溢價之謎”、“小盤股效應”等。只要相信投資者的理性是有限的,投資者是會犯錯誤的;相信在絕大多數時候,市場中理性和有限理性的投資者都是起作用的,就能解釋這些股市現象。近期,股市從4572點快速回調到4100點一帶,筆者引用一首改編的古詩來回味投資者的心理感受:本欲清倉歸去,又恐迅速反彈,踏空不勝寒,與其儲蓄負利,不如廝混其間,少追漲,勿殺跌,夜安眠,不應有恨,發財總在無意間。人有悲歡離合,股有漲漲跌跌,此時夢難圓,但願牛長久,大家共賺錢!

  看看,理性覺得股價高了,想“清倉”離場,但是畢竟是牛市啊,怎麼能空倉呢?還説了持股的理由,還是“廝混”于股市吧。我們常説市場是有效的,但市場也是盲目的,如果回首一段時間以來的官方媒體觀點,呼喚“慢牛”是一條主線,表明一段時間來股市漲得太快、太猛,也反映投資者資金入市極快。那麼眼前的調整的來臨沒有症兆嗎?非也,也研究大數據的年輕人早就發現在社交媒體上存在症兆。股民的行為首先會在社交網路、網際網路工具留下相對應的痕跡。搜索了關鍵詞“股票”的三大指數(百度指數、微網志指數、淘寶指數)再畫出這些指數在今年的走勢對比上證指數。能明顯看出三大指數在4月20日-27日之間見頂回落了,並且三大指數的走勢基本一致。

  原理就是行為金融學,網際網路工具也能反映股市走勢,因為投資者需要到百度利用關鍵詞“股票”搜索相關知識,股票資訊等,會在微網志吐槽,會在淘寶搜索“股票”相關的軟體等工具。股市火首先會在網際網路上提前反饋出來,再來看上證指數和三大指數的對比走勢會驚訝地發現:百度指數4月20日見頂,前兩天迅速回落。微網志指數4月23日見頂,然後一直沒有起色。説明在微網志吐槽的“股市”的微網志沒有顯著增加。淘寶指數也是4月23日見頂,並且是雙頂形態,然後迅速跳水。説明在淘寶搜索炒股工具等的人在減少,熱情降低。看似不太起眼的搜索工具,但是與別的理論結合起來,是不是感到“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在今天是如此重要?好在官方媒體沒有宣佈牛市結束,我們可以再利用類似工具,看看哪天大媽們又大呼大叫重返股市,我們不就又多了一些了解投資者大眾情緒的工具了嗎?除了上證指數還有百度指數、微信指數和淘寶指數三大指數。文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