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上看病 叫好不叫座

  • 發佈時間:2015-05-08 07:31:4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首家網路醫院上線半年日均接診量僅500人次,仍有上市企業積極介入

  以前,市民一旦感冒發燒,若不想去人滿為患的大醫院,就只能去社區衛生服務站,或到藥店買藥解決。但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借助網路,你可以直接找三甲醫院的醫生看病。這樣的“待遇”在半年前可能還只是一個設想,但在“網際網路+”的強勁風口下,現在已經成了現實。

  在廣州,首家獲衛生計生部門許可的網路醫院——廣東省網路醫院正式上線至今已滿半年,目前已開設上千個就診點,但日均就診量只有500人左右。這是否意味著醫療機構“觸電”之路遇阻?更多的業內人士還是堅信,網路醫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以後市民到藥店、甚至在家裏看病都不再是新鮮事。

  ●撰文:鄭光隆

  1

  將醫院門診“搬”到網上

  去年10月25日,廣東省衛計委復函同意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醫院”)建立廣東應急醫療網絡中心和廣東網路醫院。當天,已試運作了一個多月的廣東網路醫院正式上線。接診點集中在省二醫院內,就診點則遍佈省內各地的王星辰、金康、健民等連鎖藥店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廣東網路醫院是一家將門診“搬”到網際網路平臺上的醫院,醫生在電腦前坐診,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站或大型連鎖藥店的就診點,通過網路視頻對話,即可向線上的省二醫院的醫生求醫。醫生經過診斷後在網上開具處方,傳到患者這一端的印表機上列印出來,然後患者拿著這處方在藥店買藥。目前免收掛號費和診金,候診時間每人平均10—20分鐘。且網路醫院營業的時間比普通門診要長,週一至週六的上午9時至晚上9時,均有醫生線上接診。

  這意味著遠在千里的粵東粵西等偏遠地方的患者,也可以通過網路醫院,實現與廣州三甲醫院的醫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享受較高水準的醫療服務。

  據透露,廣東網路醫院上線半年多,如今已在全省21個地市建立了1300多個就診點,其中廣佛兩地有200多個就診點。目前廣東網路醫院每天接診患者超過500人次,佔省二醫院門診量的12.5%。網路醫院平均處方金額為64.7元,遠低於廣州市2014年普通門診平均處方額250.7元。未來2至3年,廣東省網路醫院將在全省設置5萬個以上的就診點。

  省二醫院一位相關人士説,之所以將接診點設置在醫院,將就診點放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藥店,是因為現有的法規“嚴格要求有資質的醫生必須在有資質的醫療場所才能給患者做診療”。如果沒有相關的法規限制,網路醫院可實現醫生和患者在各自的家中通過網際網路完成整個診療過程,更加便捷。

  2

  網路接診在爭議中成長

  網路醫院畢竟是新生事物,從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爭議。佛山市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龍翔宇稱,在目前現有的技術條件下,網路診療只適合簡單的普通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的復診。“患者的個體差異很大,醫生沒有對其做體格檢查,沒有望聞問切,怎麼能輕易下結論甚至開藥?”而患者則直接拋出了疑問:“誰知道網上幫我看病的是不是有牌照的醫生?”

  省二醫院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負責線上接診的醫生都有三到五年以上的臨床經驗,其接診的範圍也有嚴格細分,通常只處理感冒、痛經和慢性咳嗽等50種常見病和慢性病。

  此外,網路接診醫生也相當謹慎,現實中面對面聽診一下子能發現的問題,通過網路視頻對話往往要不停追問好幾分鐘才能確認。如果遇到網上診斷不了的疾病,醫生則不開藥,建議患者去醫院做檢查。此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網路醫院回訪了五成網上就診的患者,發現總滿意度高達98%,未出現醫患糾紛案例。

  網路醫院合法性也是外界一直關注的問題。4月10日,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網際網路上其他一些涉及醫學診斷治療是不允許開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諮詢。”這一回應被解讀為“衛計委禁止在網際網路上開展診治工作”,一下子將廣東網路醫院推上了風口浪尖。省二醫院的相關負責人仔細查看了發佈會文字實錄後表示,國家衛計委的意見對遠端醫療做出兩個分類,其中醫療機構才可以做診療,非醫療機構只能做諮詢,“這一個分類很關鍵。”

  3

  上市企業相中“網路醫院”奶酪

  雖然廣東網路醫院給患者提供了無須到醫院排隊候診的便利,但從日均500人次的接診量來看,似乎並不受患者的熱捧。此外,攝像頭等硬體設施也限制了醫生對患者作出進一步的診斷。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可探視的高清攝像頭,投産後將安置在接診點的終端。隨著一些可穿戴的醫療設備的更新換代,以後網路醫院可診療的病種會越來越多,將會吸引更多的患者通過網路就診。同時也會促進可穿戴醫療設備産業的發展。

  “我們計劃今年在省內設置一萬個就診點,屆時每個點每天只需接診兩名以上的患者,整個網路醫院的日均接診量就可高達兩萬人次。”省二醫院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受用地和醫生等資源的限制,目前廣東省內極少有醫院的門診量能超過兩萬人次。而網路醫院則具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隨著醫師多點執業的“鬆綁”,只要吸引到更多的醫生進駐,以及更多的患者就診,日均接診量幾萬人次都有可能實現。

  因此,儘管目前存在爭議和困境,有實力的上市企業仍被網路醫院的發展前景所吸引。據悉,與廣東網路醫院同時獲批的還有某上市藥企旗下的網路醫院。與省二醫院合作開設網路醫院的公司,目前斥鉅資用於網路醫院就診點的設置和推廣,而某房地産上市企業正是該公司的“背後老闆”之一。

  一家跟廣東網路醫院合作的大型連鎖藥店的負責人則直接一語道出了商機。他説,希望網路醫院以後能開設營養科,以此促進藥店營養品的銷售。

  ■相關

  線上交費 線下看診

  專家認為發展移動互聯網醫院,要讓醫療回歸本質

  開設網路醫院的初衷,是為了給患者提供方便,節省就診時間。與網路醫院不同,目前還有一種正在興起的“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即利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臺,將與醫生看診無關的流程,比如掛號、交費等拉到線上進行,該模式目前被稱為移動網際網路醫院。

  “移動網際網路醫院在兩三年內應該會成為‘網際網路+醫療’的主流。”佛山市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龍翔宇認為,通過支付平臺預約掛號和交費,對解決目前各大醫院普遍存在的“看病難”和“三長一短”等問題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時讓醫生看診這一核心環節回歸到線下,比較切合實際。

  用手機掛號和支付

  避免排長隊

  去年5月30日,金蝶醫療聯合支付寶錢包和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率先在廣東推出首個移動患者服務與支付系統。7月8日,金蝶醫療和銀行合作的方式,通過微信服務號,在佛山市中醫院推出移動服務與支付系統,讓該院成為佛山首家移動網際網路醫院。

  上述移動服務與支付系統均是將醫院的掛號和收費系統與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臺連接,患者通過支付平臺的客戶端,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即可完成掛號、交費、查取檢查報告等流程,免去排長隊的困擾,節省了就診時間。其中佛山中醫院的微信服務號推送的資訊還包括門診(檢查、治療室)、取藥的樓層和窗口的具體位置的指引。目前,該院通過微信預約掛號的患者佔門診量的10%,且實現了分時段就診,對該院掛號難和停車難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

  “移動服務和支付系統解決了我們醫院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廣州婦兒醫療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説,目前通過支付寶挂出的號源佔該中心每日門診量的30%以上。每天清晨排長隊掛號的情形已大為改觀,曾經猖獗的黃牛黨也基本銷聲匿跡。現在,該院已開通微信掛號和支付平臺,今年4月28日,“銀聯現代醫院APP”也接入了該院的系統,同樣具有掛號和支付的功能,方便了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及家屬使用。收費窗口前排長隊的現象逐漸減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佛山全市已有超過20家的醫院開通了移動服務與支付系統,成為了網際網路醫院,其中與金蝶軟體公司合作有15家。截止2015年5月5日,金蝶醫療已與全國超80家醫院簽約共創移動網際網路醫院,全國移動網際網路醫院用戶超50萬人,交易次數超105萬次,交易金額超4300萬元。

  移動網際網路醫院

  可解決“三長一短”

  為何廣佛兩地,乃至全國其他地方的大醫院均對移動網際網路趨之若鶩?佛山中醫院的相關負責人道出了緣由。“移動網際網路從根本上解決了患者就診、繳費等候時間過長的問題。”該負責人説,因為傳統的就診模式,決定了患者看病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在醫院內進行,無論醫院如何優化設計就診流程和加強指引,都無法避免患者在醫院內多處來回跑,長時間滯留。而移動網際網路醫院,讓患者掛號、交費等環節在手機上進行,並可按預約的時段到院候診,在醫院內逗留的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醫院人、車的流轉速度,解決了目前各大醫院普遍存在的“三長一短”和“停車難”等老大難的問題。

  而金蝶醫療行銷二部總監林廷科則認為,移動網際網路醫院就是O2O,把醫院的資訊和現金流都拉到線上進行,線上下讓醫生與患者的無縫對接,讓醫生更加專注本職工作,讓醫療回歸到診療的本質。

  林廷科説,金蝶醫療關於移動網際網路醫院的總體規劃是在醫院內部資訊化的基礎上構建三個平臺,第一個面向患者服務平臺,即目前已經實施的移動預約掛號和支付平臺。第二個是面向醫生和護士移動工作平臺,包括面向醫療管理者,還有面向院長決策平臺,實現院內管理的移動化智慧化。第三個是面向供應商的移動電子商務平臺,將供應商和醫院連接起來,實現醫院庫存和供應商的動態管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