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暴打男童事件,每種暴力都有可怕的土壤

  • 發佈時間:2015-05-08 02:30:3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3歲的孩子,身邊為何沒有人監護、施暴的精神病人為什麼沒被“看”住,從漏洞中汲取教訓,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

  又一段暴力視頻在網上傳播。視頻中,一小男孩在街邊掃地,突然一男子將小男孩踢倒在地,並不斷踩踏其身體,之後拿起掃帚暴打小男孩,掃帚打斷了又拿起撮箕打。過了一會兒一旁商店才衝出多人將男子制服。

  事後警方通報,打人男子有精神病史。事發當時,旁邊有路人經過,卻無動於衷。這一點引得網上群情激憤,似乎誰都知道身為“路人”,該怎麼路見不平;可是現實中,“路人”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令人失望。是那些“路人”壓根不上網,還是網上的怒火到了現實就燃燒不起來?只希望覺得憤怒的人,下一次成為“路人”時,表現會有所不同,才對得住自己現在的憤怒。

  雖然這時候譴責其父母沒有盡到監護責任,顯得有些殘忍。但是一個3歲的孩子,不能放任遠離大人。從小悅悅事件到這件事,都是給父母敲響的警鐘。

  但以上都不是暴力産生的最重要“土壤”,更該追問的是施暴者。當地警方的消息,他有精神病史,當天還把一位57歲的婦女打到髕骨骨折,很有可能屬於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人。按照新刑事訴訟法,對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可以強制醫療。這位施暴的精神病人,為何沒有被強制醫療,他的監護人以及有關部門,有沒有盡到相關責任?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我國約有16000名暴力犯罪精神病人。但現實中,一些正常人“被精神病”,真正有危險的精神病人,卻往往得不到收治。這可能是這起暴力事件發生的直接“土壤”。

  希望當地警方及時公佈調查進展,施暴的精神病人為什麼沒被“看”住,背後有沒有制度本身或執行的漏洞,真正從中汲取教訓,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

  □敬一山(媒體人)

  相關報道見A16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