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動汽車産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發佈時間:2015-05-07 06:22: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加快培育和發展電動汽車産業,既能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又能推動汽車産業轉型升級。作為備受關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我國電動汽車起步不晚,發展似乎也不慢,但産業化之路卻步履蹣跚。如何破解這一難題,需要從政策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多元、産品技術過硬等多方面入手,從而真正激發電動汽車産業化活力。

  汽車是現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為人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然而,傳統燃油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産生了大量的有害廢氣,並加劇了對不可再生石油資源的依賴。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第一次提出“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強調,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品質,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這無疑會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

  電動汽車産業化面臨的問題

  在能源、環境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電動汽車因其清潔、節能的顯著優勢,成為世界各國與地區都倍加重視的新興産業。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資源消耗大國。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速的今天,能源問題已經成為限制我國快速健康發展的一個瓶頸。由於具有節能和環保的優點,電動汽車很符合我國目前秉持的可持續發展觀和建設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目前我國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扶持力度,不難預料,未來幾年我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然而,儘管電動汽車産品出現已有很長時間,硬體技術的改進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但電動汽車市場推廣進展卻很緩慢,而且推廣普及中遇到了許多問題,電動汽車的産業化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一是電動汽車各參與方的利益分配問題。電動汽車産業的發展涉及到汽車消費者、汽車製造商、電池製造商和電力供應商各參與方的利益之爭,由於各參與方之間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産業健康發展。首先,電網公司與汽車企業在充換電站的建設上存在爭論。優先發展純電動車,然後配套建設充電站;還是先把配套充電站建好,以吸引用戶購買純電動車。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使得目前充電站建設較為滯後,一定程度上導致純電動車産業停步不前。其次,汽車企業與電網存在電池運營模式之爭。電網公司主推“換電”模式,汽車企業更樂意推“充電”模式。電力企業和汽車企業到目前為止很難取得共識,兩者需要重新劃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購買電動汽車成為可能,必須要在消費者居住地建立充電設施,充電便利與否直接影響著車輛的使用。然而,自用充電樁安裝嚴重受阻于小區物業。據統計,去年北京市個人消費者所建的充電樁雖然只有1600多個,卻涉及1300多家物業公司,幾乎每建一個私人充電樁都要和一家新的物業去談,情況紛繁複雜。這樣的情況也不利於私人購買電動汽車。

  二是電動汽車價格偏高,充換電設施建設與管理不完善。目前,雖然我國已經有幾千輛電動汽車開展了示範運作,長安、奇瑞和比亞迪生産的混合動力轎車也已上市銷售,但與形成産業發展所需的初始規模相比,現在的生産規模仍然很小,造成電動汽車的價格偏高,在不考慮國家財政補貼的情況下,對用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而且,與傳統汽車加油的時間相比,發達的充換電服務網路設施基礎建設是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基本保證。目前,我國充換電設施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離電動汽車行業規模發展所要求的充電設施數量有著較大的差距。有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已經接近12萬輛,但建成的充電樁僅有3萬多個。充換電設施的不完善是阻礙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電動汽車運營的商業模式不成熟。我國電動汽車現有商業模式有:融資租賃模式、定向購買模式、租賃與換電模式等。在當前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中沒有系統考慮各參與方行為及交互作用對産業鏈的影響,缺乏對適合我國電動汽車商業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産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四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標準缺失及不統一問題。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涉及到汽車消費者、汽車製造商、電池運營商和電力供應商等多個方面,行業標準遲遲難以統一,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電動汽車的推廣。電動汽車相關的技術標準、整車標準、零部件標準、電池標準、充電設施標準等,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標準體系。由於沒有具體的國家標準,汽車研發企業沒有一個可遵循的操作規範,導致目前參與的企業基本上是自行其是,這非常不利於電動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標準不統一還可能會造成消費者極大的困惑和不滿,進而影響整個電動汽車産業的商業化道路。因此,為了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産業的健康發展,應該儘快制定電動汽車産業發展規劃和電動汽車行業的國家標準。

  此外,電動汽車電池的續航能力差、充電慢,也是電動汽車産業發展最大的“攔路虎”。這一問題也亟待引起各方的關注和重視。

  推動電動汽車産業化的對策

  發展電動汽車,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推動電動汽車産業化。

  第一,協調好電動汽車各參與方之間的利益關係。電動汽車發展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系統問題,涉及政策、土地、規劃以及各種主體的利益分配。如何協調好各參與方之間的利益關係,這需要電動汽車各參與方在政府主導下,建立基於優化博弈的電動汽車運營模式和利益分配機制,設計電動汽車運營商與傳統加油站的競爭與合作機制。若各方在合作上存在問題,就需要政府的協調。只有電動汽車參與方之間的充分合作,才能推動電動汽車的快速、健康發展。例如,建議電網企業應該開放市場,加快車用充電電網開發,制定電價標準。在充電站運營方面,可考慮允許按照基礎電價加服務費的形式收取費用,以保證充電站的正常運營,等等。

  第二,加大對電動汽車的宣傳,加強消費者的環保理念,讓消費者更了解電動汽車。從基礎設施、線路規劃、政策體系保障、産品改善、人員培訓、技術服務保障、用戶推廣及電動汽車社會宣傳普及,形成一整套體系化工作模式,加大對電動汽車的宣傳。電動汽車是一種新的消費文化,是與環保節能更相關的概念,汽車廠商、經銷商都應該積極推廣這種消費文化,製造新的體驗,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加快推廣應用和試點示範,探索商業運營模式。試點城市應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根據當地電力供應和土地資源狀況,因地制宜建設慢速充電樁和公共快速充換電設施服務站。由鼓勵成立獨立運營的充換電企業,建立分時段充電定價機制,逐步實現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市場化、社會化。以充電樁為例,相關企業還可以在日常運營中,通過網際網路將充電樁運作狀況、車主預約、電動汽車充電、計價收費等相關功能連接起來,建設多層級平臺,探索出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在電動汽車充電過程中通過衍生出一些增值服務,從而實現“消費者充電不收費”,滿足消費者新需求。

  第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網路。政府相關部門可考慮逐步將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站列入城鎮與道路交通建設總體規劃,並同步實施,通過創造好的建站建樁市場機制和環境,將各方力量凝聚到促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上來,確保電動汽車充換電站與城市建設、道路交通同步規劃和發展,使之達到像傳統燃油汽車加油那樣的方便程度,以真正解決電動汽車更換電池和充電的問題,為電動汽車的大力推廣和普及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還要注重發揮市場的力量。由於充電樁的建設成本較高,且現在的利用率很低。因此,企業在充電樁建設中要通過技術創新,降低充電設施建設成本,節約用戶充電時間,減少建站建樁土地佔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總的來看,雖然電動汽車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整個産業的發展還需要一個漫長趨於成熟的過程。針對我國在電動汽車推廣中遇到的問題,應對的策略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協調汽車企業、電網企業、汽車經銷商和相關企業之間的關係,共同推進電動汽車的産業化。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