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服務聚能量 深化改革助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5-06 16:30:5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玲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20年來,實現工業、商貿、金融、文化、科教等全方位快速發展,以佔蘇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位於這片改革熱土上的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始終與園區共成長,20年來,在貿易便利化、進出口通關、業務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就,實現了多個“全國第一、唯一”。

  矢志創新打造便利通關環境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長李念農表示:“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不斷推出創新舉措,打造便利通關環境,尤其是在園區發展起步階段,幫助園區吸引了諸多企業入駐”。

  2000年7月1日,蘇州工業園區海關誕生了全國第一本以電子聯網監管模式為基礎的加工貿易手冊。該模式下,企業的生産資訊通過網路直接傳到海關,進出口貨物一目了然,資訊流、單證流和貨物流各暢其道,通關時間大大縮短。海關從以往靜態的手冊監管為主,發展到對企業整個進出口環節和生産運作過程的動態監管。改革後,進口通關時間由5~6天降到2天,報關單的審核時間由平均2小時/票降到平均20分鐘/票。時任國務委員的吳儀同志評價為“企業受益、海關滿意、政府歡迎”。

  蘇州地處內陸,一直以來承受著作為港口腹地的競爭壓力和自身轉型升級的挑戰。2002年11月,蘇州用SZV雙向直航空陸聯程模式打造了具有目的地和始發港雙重身份的“虛擬空港”。2008年蘇州工業園區在全國首創“虛擬海港”模式。“SZV虛擬空港模式”下,將蘇州工業園區視為一個虛擬國際空港,使用國際航空組織(IATA)規定的蘇州城市代碼SZV為標識,並以蘇州作為“目的港”和“始發港”,貨物在周邊口岸實體機場辦理轉机手續實現進出港,從飛機落地到貨物進工廠由1~3天縮短為7~9個小時。目前已有43家航空公司、6家地面代理、1500多家企業參與該模式。“虛擬海港”模式是將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港)區視為周邊海港的內陸延伸,將綜保區作為海運始發港和目的港,出口貨物進入蘇州“虛擬海港”視同進入港口,在蘇州物流中心辦完簽發提單、報關、報檢等一系列手續,貨到海港港口直接裝船;進口貨物在海港港口卸船後,直接運抵蘇州“虛擬海港”,在蘇州工業園區辦理通關手續,實現海港港口與蘇州“虛擬海港”無縫對接。據統計,該模式下企業物流成本可節約25%左右,通關時間也大大縮短。

  2012年4月16日,自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發軔的“兩單一審”通關改革開始試點,通過電腦自動處理,將貨物進出綜保區需要發貨方報出口,收貨方報進口,産生一進一齣兩份報關單,改為出口方海關與進口方海關分別審核放行改為一次申報、一次審核,大幅減少通關時間,日均審核清單3000份,減少四分之一報關單總量。2013年7月該項改革已經在全國推廣。

  2012年8月1日,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作為全國首批試點海關之一,開始通關無紙化改革試點,企業只需通過網路向海關發送報關單電子數據,並上傳隨附單證的電子數據即可完成申報,通關效率提高20%,每票節約費用20元。2014年9月22日,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首批啟動長三角通關一體化改革,企業可對通關方式、申報地點、查驗地點等自由選擇,物流費用可節省5%~10%,通關時間進一步降低。2015年4月7日,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在江蘇省內首批將特殊監管區域納入區域通關一體化整體進程。

  打造服務型海關促關企和諧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長李念農指出:“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一直秉持親商理念,透明行政,著力營造和諧關企關係,幫助園區留住企業。”

  2012年以來,園區海關立足“透明服務、便利企業、化解矛盾、共用成果”,突出政務公開服務,加大軟硬體投入力度,高標準建設現場窗口,良性運作門戶網站,貼近需求做優“普適性公開”,全方位公開海關基本資訊;通過智慧化系統及業務管理平臺做實“全流程公開”,實現各業務節點實時透明;通過網路媒體的一問一答,將傳統的單向宣導變為雙向互動交流,拉近關企之間的距離;通過規範12360服務熱線、關長信箱、輿情監測、12345“寒山聞鐘”等渠道的受理答覆做妥“救濟性公開”,及時為相對人釋難解惑。園區海關先後獲得全國海關係統十佳公開示範點、全省海關係統政務公開第一名。

  2011年起,蘇州工業園區海關構建加工貿易三方聯網平臺,整合商務、海關監管資源,實現加工貿易單一窗口管理模式。企業通過平臺一個系統、一次錄入數據,應用格式化模板提升申報行為標準化、規範化。企業申報數據通過平臺依次向商務系統、海關係統發送,實現加貿前、中期業務全程線上辦理,800余家企業每年少跑2個部門各4萬次以上,企業各項成本大幅降低。目前,該平臺實現加貿企業和保稅業務全覆蓋,每日處理各類申請近200筆,業務辦理時限縮短1~3天,加工貿易辦理效率提高30%,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化、深化轉型升級建立新的優勢。

  2013年3月5日,蘇州工業園區海關成立江蘇省內首支以企業報關人員為服務對象的志願團隊,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專業知識為立足點,以公益活動為特色,不斷豐富內容,開拓服務企業的新天地。志願團隊一方面依託網路載體,打造網路志願者服務平臺,組織志願服務成員以網路為陣地的互動、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準;另一方面立足海關專業,同時借助部分資深關務人員等其他社會力量,針對關務從業人員定期開展業務沙龍、業務培訓、政策宣講等活動,在幫助關務從業人員成長的同時,優化海關監管與服務,促進海關工作和外貿良好發展。

  在蘇州工業園區通關現場、查驗堆場、或是企業倉庫,到處都有園區海關關員們加班奔忙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起,該關在春節、國慶、元旦、清明、五一等南京海關沒有安排加班的大、小長假、週末、工作日的休息時間等,應企業需求安排加班累計超過10萬小時。

  用好政策促轉型穩增長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長李念農説道:“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一直以來與地方政府一道致力於政策創新,用好政策,為園區經濟轉型升級、企業發展壯大始終營造寬鬆的政策氛圍。”

  2007年12月,國務院批復蘇州工業園區成立綜合保稅區,自此中國內陸首個沒有港口的保稅港區誕生。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在園區原有海關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出口加工區A、B區整合,功能疊加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口岸作業、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國際貿易等多種功能,成為上海洋山港、浦東空港及太倉港在內陸地區的喂給、疏散港。經過多年的發展,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進出區總值增長了1倍多,截至2014年底,累計進出區總值5604.6億美元,成功實現功能業務、海關監管模式和産業結構的跨越轉型。

  2012年5月28日,經上級海關批准,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先行推出“全球維修”業務試點,該項業務允許企業可對集團內各工廠的産品進行維修,還可在全球範圍接受維修訂單。實踐證明,該項業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外貿進出口量,更因有了全球維修功能為企業帶來鉅額生産訂單,某公司就憑該項功能獲得了一份價值1億美元的生産訂單。截止目前,園區累計維修進出貨值4.3億美元。

  2014年6月,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在全國首批啟動企業自律管理試點。對主動自報存在走私違規情事的企業,經海關確認屬於企業自律管理試點處置範圍內的,可根據有關法規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對主動自報漏繳稅款並及時補繳稅款的企業,經海關確認屬於企業自律管理試點處置範圍內的,可以根據有關法規減免征收滯納金,初期已有40家企業自查上報問題87個。通過試點,引導企業守法自律,逐步形成企業自律、社會共管的良性迴圈。

  2015年4月15日,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貿易功能區通過海關總署、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的聯合驗收。在貿易功能區,企業可以開展貿易、物流和流通性簡單加工等業務。區內企業取得一般納稅人資格,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還可以人民幣結算方式,自行開展向國內進口分銷業務。區內企業購買國內部分貨物與勞務所含增值稅,以及“營改增”之後流轉到區內企業的增值稅都能抵扣。區內企業可充分利用新機制,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競爭力,更高層次地參與國際分工,吸引全球營運中心向區內轉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