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信詐騙花樣翻新(深閱讀·關注電信詐騙(上))

  • 發佈時間:2015-05-04 03:5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郝 洪 程遠州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電信詐騙花樣翻新(深閱讀·關注電信詐騙(上))

  記者從上海警方獲悉:今年1月1日至2月25日,上海全市接報電信詐騙案件444起,同比上升76.9%。其中既遂案件419起,同比上升89.6%,涉案金額7132.1萬元,同比上升12.6倍。而據武漢市公安局巡視員鄧澤順介紹,今年頭兩月武漢全市電信詐騙警情達1100余起,而去年同期為600余起。近日電信詐騙案件量急劇增長,抬頭趨勢引人關注。

  沒開網銀,卻有網上消費

  手機驗證碼也能不安全

  近日在武漢新洲區,一位市民在沒有開通網銀的情況下,卻頻頻收到網上刷卡消費的驗證碼,驚出一身冷汗。

  “一條短信,一旦點開其中的連結,受害人手機便能完全被監控,這種詐騙方式目前還不多見。”接到案情報備後,武漢市公安局打擊電信詐騙專班警察吳江説。

  3月10日下午,夏先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打開後是一個名為“請看張××的光彩史”的網址連結。因張是多年好友,夏先生沒有懷疑便點開了連結,卻發現並沒有內容。

  隨後夏先生連續收到多條短信,內容是6位數字驗證碼。緊接著就收到銀行短信提示:您尾號××××的銀行卡網購消費1萬元。

  “當時我想,我沒有開通網銀,怎麼可能會網上消費,以為是騙子,就沒有在意。”夏先生説。

  當晚,夏先生收到另一家銀行發來的短信,顯示消費499元。夏先生致電銀行客服,挂失自己名下的所有銀行卡。11日上午,他又發現有兩張卡被盜刷,隨即報警。經查,其中1萬元盜刷資金被用於網路商城購物,民警致電後,該網路商城客服同意中止該筆交易,將把購物款返還銀行卡。而另一筆499元早就被人充了手機話費。

  沒有開通網銀,銀行卡為何能在網上被盜刷?辦案民警稱,在夏先生點擊網址連結後,他的手機就被植入了木馬病毒,將手機所有資訊暗中發送給駭客。駭客查看分析夏先生的短信內容後,得到其銀行卡號,然後再使用該卡號註冊網銀,而完成這些只需在網站填寫手機收到的驗證碼即可。

  “在網路消費中,手機驗證碼一直被認為是較為安全的手段,但是一旦手機被騙子控制,後果不堪設想。”吳江説,如果夏先生沒有及時挂失自己的銀行卡並且報警,騙子會很快花光或者轉移走銀行卡中的錢,而且“資金追討幾乎不可能完成”。

  此外,警方透露,假冒移動客服“10086”發送“積分兌換”短信實施詐騙的案件,是目前電信詐騙的最新手法。犯罪分子發送的短信中暗藏手機木馬程式下載連結或釣魚網站連結,誘使被害人點擊、安裝木馬程式或進入釣魚網站後,犯罪分子可輕易獲取被害人的銀行卡號、密碼及相關驗證資訊,進而通過支付寶、快錢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消費套現。

  涉案超千萬,轉賬速度快

  網頁和電話混合型詐騙流行

  “從2003年至今,隨著通訊方式和金融支付手段的改變,電信詐騙也不斷變花樣。”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陸民説,“從一開始的短信詐騙、刮刮卡中獎詐騙,到利用網頁種木馬、任意顯號透傳電話,再發展網頁和電話混合型詐騙、利用移動客戶端詐騙等新手段。”

  近日,在上海警方通報的數起電信詐騙案中,有兩起涉案金額超千萬元的特大案件,作案手法正是利用網頁和電話混合進行詐騙。

  一起發生在閔行區莘光地區,受騙人是一個“80後”外籍華裔,去年10月9日,她接到號碼為021—95588的“工商銀行”電話,稱其廣州的信用卡有惡意透支的行為,並將電話轉接到了所謂“廣州市公安局”。隨後,被害人接到電話,自稱是“廣州市公安局刑偵隊”,稱其名下有一張建設銀行卡涉及一樁大型詐騙案,要求被害人將錢轉入所謂的國家安全賬戶裏做調查。從去年10月10日開始,到今年2月4日,被害人通過網上銀行,陸續轉賬50萬元人民幣、411萬美元。另一起案件發生在青浦,被害人是中國香港籍,她從去年8月22日至今年1月20日,陸續轉賬1482萬元。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楊維根介紹:“這兩起案件作案手法和過程一致,先是犯罪嫌疑人通過電話,要求被害人上網,並引導其登入假冒‘最高檢’網頁的指定網址,讓受害人看見自己的‘通緝令’,再陸陸續續地引導被害人辦理網銀,通過網路轉賬。通過我們的偵查,詐騙電話的來源都是多明尼加,被害人將錢款轉賬到犯罪嫌疑人的一級賬戶後,犯罪嫌疑人通過網銀迅速分解,這個網銀的IP地址大部分是台灣,也有一部分是韓日新加坡等,説明犯罪嫌疑人使用了代理伺服器。而最後的取款落地位置全部是台灣。”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當中。

  “電信詐騙存在和網路詐騙結合起來的趨勢,利用遠端操控軟體,來控制你的電腦進行轉賬,比以往‘車手’實地取現快速許多。”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總工程師瞿偉放説。

  案件偵破難、追款難

  犯罪分工層層外包,窩點在境外

  上海警方介紹,今年1月1日至2月25日,上海市共偵破電信詐騙案件208起,同比上升1.5%;抓獲犯罪嫌疑人118名,同比上升20.4%。

  雖然警方的破案數與抓獲犯罪嫌疑人的數量不斷提高,但還是比不上電信詐騙案增長速度。“目前這類電信詐騙案件上海警方的破案率維持在10%至20%左右,這指的還是國內案件,真正的跨國案件破案率更低。”楊維根説,“犯罪分子落腳點在國內、犯罪活動在國內的,還是能夠抓獲。但如果案件涉多明尼加這類未與我國建交的地區,協調打擊就很困難。2014年,台灣也發生多起電信詐騙案件,電話IP也來自多明尼加。”

  打擊電信詐騙,警方常常面臨“有力使不上”的尷尬,疲於應付。

  “現在的電信詐騙幾乎全是團夥作案,團夥中分工精細、指揮有度,而且有些環節還採用‘服務外包’的形式完成,給案件偵破帶來很大困難。”吳江説,犯罪分子總會留下蛛絲馬跡,但“最讓人頭疼的是,很多犯罪團夥的窩點在境外,我們沒有執法權,必須依託當地警方開展工作,辦案程式和國記憶體在差異。”

  去年7月,武漢警方曾遠赴柬埔寨,偵破武漢首例遠端控制操作轉賬電信詐騙案,抓捕80名犯罪嫌疑人歸案,涉案金額達1700萬元。在這起案件中,犯罪鏈條複雜,犯罪團夥中設有指揮組、技術組、話務組、劇本編制組等,取款則外包通過層層轉賬完成。吳江介紹,在柬埔寨案件中,警方派了30人去銀行查賬,半個多月才查清資金流向。而在這起堪稱成功的跨國追捕案例中,也未能將躲在台灣的主犯抓回。

  在警方已經破獲的案件中,抓獲最多的往往是取款人,“但是取款人可能和作案人根本不認識,只不過是雇傭關係。”吳江説。

  “整體來看,電信詐騙案破案率1%—2%,能夠追回的資金更是寥寥無幾。”打擊電信詐騙專家、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大隊易文翔稱,每年大量的涉案資金被轉移到了台灣,但是台灣地區沒有和大陸建立打擊電信詐騙、退還錢款的工作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