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曹聚仁
- 發佈時間:2015-05-03 05:52:32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閒暇之餘,拜讀鄉賢、著名戰地記者曹聚仁先生的《天一閣人物譚》,不禁為他的交遊之廣,識見之高而嘆服。讀其書,感其人,如沐春風,收穫良多。
讀到《邵飄萍二三事》一文,曹聚仁不經意提及的一件事,更讓我感慨萬千。他回憶道:“孫殿英在開封對我説‘你是第一個要新聞不要錢的新聞記者’。”孫殿英,就是臭名昭著的東陵大盜,國民革命軍中將,民國時期的軍閥。曹聚仁在民國時期,秉持新聞職業操守,抗戰報國,衝鋒陷陣,新聞第一,不計名利的高尚風格,實在是難能可貴。
曹聚仁不論在青年時代,還是中壯年、晚年,他對新聞事業的摯愛,可謂是貫穿一生。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時,恰逢“五四”運動爆發,他主編的《錢江評論》,不少新聞與評論,都出自其手。
上世紀30年代,曹聚仁在上海與弟弟曹藝、妻子王春翠等人,創辦了《濤聲》週刊,以“烏鴉”為圖騰,主張理性批判,揭露社會黑暗面與人性的醜惡。小小報刊,聞名一時,深得魯迅首肯,並頻頻投稿支援。
抗戰爆發,曹聚仁棄筆從戎。他筆掃千軍,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戰地記者。淞滬戰役,他獨佔鰲頭,幾乎所有的獨家報道,都出自曹聚仁之手。他首報臺兒莊大捷戰況,鼓舞了全國士氣。他還是最早報道皖南事變真相的記者。他還以戰地記者的親身經歷,撰著了第一部圖文並茂的《中國抗戰畫史》,保留了大量侵華日軍的千古罪證。1950年,曹聚仁南行,客居港澳,出於中華民族大義,自願奔走于海峽兩岸,不畏犧牲,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
曹聚仁從1956年至1959年,多次北行,以新加坡《南洋商報》記者的名義,撰寫了大量報道,讓海外華人及時了解新中國。1956年7月16日,周恩來總理邀請曹聚仁在頤和園夜宴。這次宴會經過,曹聚仁以《頤和園一夕談——周恩來會見記》為題,發表在1956年8月14日的《南洋商報》第三版上,接著印度尼西亞華僑主辦的《生活週刊》,也發表了更加詳細的報道《周總理約曹聚仁在頤和園一夕談》,正式向海外傳遞了國共可以第三次合作的資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恩來總理在曹聚仁逝世後,親自安排了後事,並高度稱讚他為“愛國人士”。曹聚仁故交、著名作家夏衍在他的回憶錄《懶尋舊夢錄》中,稱讚曹聚仁“最早在海外華文報刊上,為新中國系統地作愛國主義宣傳”。
曹聚仁一生,博覽群書,著書立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集出版的著作不下百餘種,所作文字達4000萬言,而且畢生愛國,直至生命最後一息。他不愧是集作家、學者、記者于一身的新聞巨匠與文化大師,永遠值得今天新聞工作者的敬仰、緬懷與學習。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