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光明裏大院記憶

  • 發佈時間:2015-04-24 20:31:18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五大道”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民國時期,這裡居住過徐世昌、曹錕兩任總統,七任國務總理,以及張學良、楊宗濂等軍督、大買辦和實業家。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都曾在這裡居住辦公。

  我出生在“五大道”區域內的光明裏大院,在這裡長大成人,1983年結婚搬出,現在我84歲的老母親依然生活在這裡。我們家在“五大道”生活了足足65年,熟知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1950年2月,中央軍委某機關進駐成都道183號(後稱光明裏大院),從此一批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員和家屬在此生活了半個世紀。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這個大院有7座歐式洋樓,每座樓都有一個獨立院子,院墻上豎著帶有電磁瓶的鐵絲網和玻璃樁。解放前,這七座獨立的院落分別居住著天津的大資本家,其中就有創辦東亞毛紡公司的宋棐卿、中國第一棉紗莊商卞潤吾和天津的大官僚買辦杜克臣等大家族。

  機關進駐不久,我爸媽和他們的同志就脫掉軍裝,穿上了便裝。為了方便幹部家屬生活和管理,機關把7個大院圍墻各打開一個門洞,這樣7個院落串成一個大院,統稱“光明裏大院”。我們的大院鐵門很少敞開,院裏的人只許走側面的小門。外來人先登記才可進入,值班人員晚上巡邏,到10點就把鐵門鎖上。我們的大院有通往機關食堂、禮堂和澡堂的過道,家屬們拿飯票去食堂打飯,週末憑票去洗澡、到機關禮堂看電影。院裏孩子小時候除了上學、看病,很少出大院,打球玩耍,學騎自行車都在大院裏。

  “光明裏大院”給我留下許多記憶。兒時最愛玩的是“海軍遊戲”,大家分成兩隊,有母艦、旗艦、列艦,一艦降一艦,打掉母艦全軍覆沒,勝隊加一分。“珍寶島事件”後,大人們在院裏挖防空洞,重新加固了圍墻和鐵絲網,後來又住進新的軍人。一次,大家聚在一起,叫“葛子”“老海”出來玩。“今天不能玩了,要收拾東西,星期一我家就要搬到山東去了。”“我也不能玩了,我爸調到工廠去了,明天搬走。”以後,大院發生了變化,緊閉的鐵門打開了,很多人搬出,又有新人搬進,幾位“當權派”在家屬區掃地,院裏貼上了標語。上中學的夥伴穿上“國防綠”,參與到社會上的運動中去。一天,紅衛兵衝進大院,抄了幾位“領導”的家,大院從此失去了往日的平靜。那幾年,我的夥伴有的下鄉、有的參軍、有的參加了工作。大人們又都穿上軍裝,我們成了“光榮軍屬”,大院成了部隊大院。

  幾十年過去了,但老住戶對“五大道”的記憶一直在,解放前從小洋樓搬到海外的人回來過,看看曾經的居所;解放後在小洋樓裏生長的人常聚在一起,回憶“五大道”與這座城市共同的經歷……(作者單位:天津市財政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