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出“融合創新”科技路徑

  • 發佈時間:2015-04-29 03:31:3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何紅衛余向東通訊員劉濤

  在湖北省黃梅縣孔壟鎮新安村,以及陽新縣白沙鎮平原村,各有一條鄉村公路叫“華農大道”,顧名思義,是以華中農業大學命名的道路。“華農大道更是科技大道、是致富大道。”新安村黨支部書記童元良告訴記者,自從幾年前學校派出的工作隊進村幫扶,村民們引進了新種子、獲得了新項目、掌握了新技術,切切實實得益於科技帶來的實惠。

  這些有形的大道與更多“無形的大道”,不斷向荊楚大地輸送智慧源流,向全國“三農”事業主戰場注入科技活水。華中農大堅持“頂天立地”搞科研,堅持融合創新的科研路子,形成以領軍人物帶動科技團隊、催生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全程服務農業主導産業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將科技創新成果與服務社會相融合,落實于鄉村土地。

  專業互融:指頭捏成拳頭,科研服務“雙促進”

  “這個地方有沒有打霜啊?”在建始縣景陽鎮龍家壩村三組,華中農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向村民向紅碧了解果園所在地的氣候情況。“品種有些老了。”在仔細查看園內所栽柑橘長勢後,鄧秀新還建議適當降低柑橘植株密度,這樣可以更好挂果,並有效改善果品品質。去年12月3日,從早8點到晚8點,從海拔600米到海拔1700米,鄧秀新等20位專家冒著雨雪,從恩施自治州建始縣城驅車出發,馬不停蹄轉了一整天,分別了解柑橘、紅提、獼猴桃、魔芋、茶葉、藍莓、景陽雞、關口葡萄等相關産業最新建設的情況,並針對産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對策。

  這是華中農大在建始縣推進定點扶貧工作的一次例行活動。自2013年3月簽訂定點扶貧校縣戰略合作協議以來,華中農大先後選派近200人次到建始縣深入考察研究縣域經濟,開展科技扶貧、産業扶貧、智力扶貧,對當地特色産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如何更有效地將專家組織到一起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重點在於加強頂層設計。”華中農大黨委書記、新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忠雲告訴記者,在新的形勢下,學校啟動了“一院帶一村,輻射一個縣”服務新農村建設行動計劃(簡稱“111”計劃)和“百名教授進百企”科技支撐企業發展行動計劃(簡稱“雙百”計劃),以兩個計劃為依託,將專家組織起來。

  2012年成立的華中農大新農村發展研究院,以區域新農村發展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機制體制改革為核心,通過推動校地、校企、校農間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以大學為依託、農科教相結合的新型綜合服務模式。李忠雲打了個比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就像“黏合劑”,它將校內各院係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僅幫地方解決了實際問題,也使專家從學科研究上相互啟發借鑒。

  校際協同:相互取長補短,攜手合作攻難關

  我國生豬産值佔農業總産值的18%,飼養量、豬肉産量均居世界第一,養豬業總産值超過1.08萬億元;在老百姓的肉類食品消費中,約65%來源於豬肉産品。

  然而,這項事關國計民生的大産業,卻一直面臨著養殖效益低下、豬週期、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困擾。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大教授陳煥春算了一筆賬:如果我國養豬效率達到美國的水準,每年可節省1100億斤糧食,這相當於《國家糧食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中提出的到2020年新增糧食産量;每年豬場産生糞污15億噸,如全部轉化成有機肥,將至少為我國節省一半化肥,“你説重要不重要?”

  早在1985年,華中農大就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種豬測定中心;熊遠著院士團隊于1988年培育出了我國首個瘦肉型新品種“湖北白豬”。1990年,陳煥春團隊從大量死亡的仔豬病料中分離出“偽狂犬病病毒”,有效地控制了該病的流行;近年來又針對我國動物新發重大傳染病豬圓環病毒病、豬藍耳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大腸桿菌病和牛支原體病等,開展了大量研究,確立了在生豬品種培育和豬病防治領域的科技領先地位。

  然而,要解決養豬業的突出問題,就必須從品種、疾病控制、飼料、設備和環境等5個方面,開展協同創新,“單打獨鬥肯定是不行的,必須在協同創新方面下功夫。”

  2012年9月,由華中農業大學牽頭,聯合在營養飼料方面具有優勢的中國農大、在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上具有優勢的南京農大、在設施設備製造方面具有優勢的華南農大等高校及溫氏集團等7家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生豬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這個中心圍繞我國生豬産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戰略需求,建立起産業升級、人才培訓、科技創新、學科發展“四位一體”的創新平臺,開展橫向協同、聯合攻關。

  今年4月12日,中心邀請多名頂級院士教授匯聚華中農大,召開工作推進會,總結分享前期成果,部署會商下一步研發重點。

  代際傳承:科技火炬接力,讓富民産業紮根

  在湖北宜昌市,有一尊由當地農民自發捐建的華中農大教授銅像,為了紀念被橘農尊為“中國柑橘之父”的章文才。那裏的橘農曆歷不忘,當年90歲高齡的章文才先生還帶著學生活躍在三峽一帶,爬坡鑽林,手把手地教他們種植、管理柑橘。

  從上世紀60年代起,這是一段跨越半個世紀的為農服務之旅。新世紀以來,鄧秀新院士接過恩師章文才的“科技火炬”,帶領著科技服務團隊穿山越嶺,繼續指導宜昌柑橘産業發展。如今,在宜昌主産區,6成以上農戶的柑橘收入超過了家庭總收入的80%,柑農戶均柑橘收入9000余元。不僅如此,鄧秀新和他的團隊還把柑橘新品種從湖北推廣到了湖南、江西、四川、雲南等柑橘主産區,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0億元以上。

  距離宜昌300公里外的隨州市食用菌産業的發源地,三里崗鎮一個叫吉祥寺村的村頭廣場,當地農民為“菇神”楊新美教授同樣捐建了一尊銅像。華中農大教授邊銀丙告訴記者,從跟隨楊新美教授讀研實習,到現在自己帶學生,隨州一直是他校園之外最熟悉的土地。30多年前,隨州市還沒幾個農民知道食用菌能人工栽培,現在卻是湖北乃至中南地區最大的香菇生産地、加工集散地、出口地。

  章文才先生和楊新美先生的銅像不僅矗立在農村,還矗立在華中農大的校園之中。田野與學府間諄諄對望的四尊銅像,成為了華中農大學人“立地”情懷的最好寫照,也成為學校激勵晚輩學人修身做人、立己達人、治學報國的最好精神參照。

  結合實踐:培養科技梯隊,撒播科技的種子

  華中農大秉承最樸素的“三農”情懷,以服務“三農”和新農村建設為己任,培養“上得課堂、下得農場”的現代農科人才,輻射帶動一大批農技推廣實用人才,形成滿足多層次、多産業需求的科技人才梯隊。學校長年有39名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崗位科學家、近百名科技特派員和近千名科技人員,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從廣袤的鄉村稻田到大山深處的課堂,撒播科技的種子;這被形容成“母雞下蛋”,走到哪就把“科技的金蛋”下在哪。

  華中農大繼續教育學院,作為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在全國的16所分院之一,通過創新教育培訓方式,開設農村致富帶頭人、涉農企業主、村官、産業領頭雁等項目培訓,及農業局長、農業縣長等農村管理人才培訓模組,為鄉村發展培養中堅力量。近10年累計培訓縣級以上領導幹部2000多人、鄉鎮幹部4000多人、農業技術人員7萬餘人次,培訓農民百餘萬人次。

  宣恩縣畜牧獸醫局總獸醫師姚良明,幾年前在華中農大參加養殖重點班的培訓,回到工作崗位後,他總結推廣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4450”模式,即一個農戶建設40平方米生物發酵床豬舍,飼養母豬4頭,年出欄肥豬50頭以上,為農戶解決了畜牧養殖、防疫中的實際問題。他將“4450”養豬模式與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結合,大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華中農大黨委副書記唐駿説:“堅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猶如為農業科研與推廣體系這個高樓大廈,打造堅實地基一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