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爾維亞,聞著花香賺著快錢
- 發佈時間:2015-04-28 05:37:03 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麗迷人的薩瓦河從貝爾格萊德緩緩流過,將這個約有200萬人口的城市一分為二。人們習慣地用“新貝”和“舊貝”來稱呼貝爾格萊德的新城區和舊城區。
每天早上八九點,從位於新貝的家中出發,驅車七八分鐘,胡根雄就能到達位於新貝的店面,有時候,他也會跨越薩瓦河,去自己開在其他城市的店面巡視一番。
1997年,胡根雄和老鄉一起走出國門,從貝爾格萊德街邊開始了自己的打拼之旅,趕過集擺過攤,開起店面當老闆。作為最早一批到塞爾維亞經商的浙江人中的一員、塞爾維亞華人華僑商業總會常務副會長,他的創業經歷也可以看成浙商在塞爾維亞的打拼縮影。
“我算是趕上了在塞爾維亞經商最好的時光,哪怕是在趕集時。”近日,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胡根雄多次這麼表示。
出國第2天
就拿上計算器出門擺地攤
1997年的夏天,貝爾格萊德的街邊來了幾個黑頭髮黃皮膚的中國年輕人。沒有店舖,只是最簡陋的擺個地攤,但由於賣的是當地人所需要的一些生活類小百貨,價廉物美,他們的地攤經常吸引不少當地人的光顧。這其中就有胡根雄。
“出國的第2天,我就上街擺攤了。”儘管時間已經過去很久,胡根雄對於自己第一次出去擺攤還記憶猶新。剛剛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剛剛踏上這塊異國他鄉的土地,來不及倒時差,更別提好好遊覽一番,胡根雄就迫不及待地提著貨上街了。別看只是擺地攤,貨品的花樣很重要,胡根雄賣的東西很雜很多,大到皮鞋、文胸,小到電池、手電筒。這些五花八門的東西一下就吸引了當地人的眼球,不時有當地人走到他的地攤邊停下腳步。
眼看著不斷有客人走過來,還有個難題擺在胡根雄眼前,初來乍到的他還不會當地的語言,討價還價怎麼辦?辦法總比困難多,機智的胡根雄早就想好了一招。只見他掏出隨身攜帶的計算器,麻利地把價格按好,遞給顧客一看,雙方沒有異議,一樁交易便做成了。若是碰到精明點的顧客,砍價殺價幾個來回,也能在計算器上進行,簡單明瞭。
“2005年前去塞爾維亞的,基本上都是從擺地攤開始的。其實那時候擺地攤也很不錯的,一天能賺上一兩百美元。”聽得出來,對剛剛開始在異國他鄉打拼的年輕胡根雄來説,這段擺地攤的經歷還是輕鬆和愉悅的。即使在快二十年後的現在,回想起這段吹著夏日的涼風、聞著異國的花香、賺著快錢的日子,你還是能夠感受到胡根雄當時的那種滿足和期待。
遭遇炮彈驚魂
半夜跑進防空洞
儘管地攤是順利擺起來了,但當時的胡根雄和同伴們還碰到了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當地局勢仍不穩定,社會動蕩,最要命的是時不時就有爆炸。一旦發生爆炸,迅速躲防空洞就成了必備技能。
讓胡根雄印象最深刻一次爆炸是在半夜。在貝爾格萊德,浙江人聚集最多的就是70號市場,那時候,胡根雄和七八個同伴就合租在離70號市場附近的5樓。那天半夜十一二點,擺了一天地攤的胡根雄和同伴們正睡的迷迷糊糊,忽然聽到了一陣強烈的爆炸聲。“完蛋了,這下逃不出去了。”巨大的爆炸聲近在咫尺,胡根雄一邊暗暗叫苦不迭,一邊奪路而逃,迅速躲進了離家最近的防空洞。
“當時就和本地人一起躲在防空洞裏,也不知道外面怎麼樣。”胡根雄説。等爆炸過後出去才知道,那天,有個炮彈打到了70號市場附近,把那裏的熱水器打爆炸了,雙重巨響把住在附近的胡根雄和他的同伴們嚇得不輕。幸運的是,有驚無險。
小百貨與國內零時差
小店開出13家
好在這樣讓人膽戰心驚的生活終於還是結束了。從2000年前後到2005年,胡根雄經歷了在塞經商最好的時光。就在這幾年裏,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結束了擺地攤的小本經營,開起了零售店,在2005年,店舖最多時達到了13家。
如果你走進胡根雄的店裏,除了金髮碧眼的顧客和他在當地雇傭的店員顯示著這是在外國,這裡賣的小百貨和國內簡直零時差。
來自溫州的皮鞋,來自義烏的小書包,甚至拉鏈、紐扣這些小配件,這裡都能找到。連購物籃都很中國風,就是中國很多超市裏能看到的紅色塑膠手提購物籃,當地顧客很嫺熟地拎著籃子,將自己看中的東西放進購物籃,選完後,到門口的中國店員處結賬。
“每年我要從國內發七八個貨櫃,有自己零售的,也做些批發。”胡根雄説。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價廉物美的中國貨還是很吃香的。
最近幾年,胡根雄的零售店也在轉型,他一邊開始把小店做大,同時也在逐漸縮減店舖的數量。如今,他在塞爾維亞的店舖是4個大店,最大的有2000多平方米,貨品豐富,除了吃的不賣,其他什麼都賣。一年的營業額也有上千萬元。
生活自然也愜意了許多。忙完一天后,去多瑙河邊釣釣魚;週末,去山林裏找真正的野生林芝;有空的時候,喜歡收藏古董的他也忍不住開車到附近各國的古董市場轉轉,時不時也能淘些戰利品。在這個胡根雄生活了將近20年的歐洲國家,打拼著,享受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