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推動閩“質造”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4-23 10:32:52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福州晚報首席記者

  江海

  福州晚報訊 以前是假貨的集中區,現在是電商平臺最熱門的貨源地。21日,在聚划算平臺上,17個品牌的“福建製造”鞋變身“中國質造”,部分款型日銷售幾十萬雙。這種轉變,來自於今年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打假”思路的改變——不再一味封堵,而是抓住假貨肆虐的原因,推動升級轉型。據悉,此役之後,電商巨頭將繼續在我省發掘合適的地區,推動福建製造業向“質造業”轉型。

  “莆田鞋=假鞋,這不是大傢夥兒公認的嗎?就像丹陽的眼鏡、南通的四件套、深圳的山寨機。”説到福建鞋業的代表莆田鞋,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實際上,正因如此,去年阿里巴巴的打假中,還專門把莆田列為假鞋的主要集散地。

  “我們也不想做假貨,晚上11點以後才敢拿貨和發貨,忙到淩晨3點睡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看一下店舖有沒有被關。但不讓賣假鞋又不知道能做什麼,本地品牌沒名氣,實在不好賣。”莆田當地因為售假而被關店的網路賣家這樣表示。而莆田市經信委負責人則告訴福州晚報記者,他們也很煩:“莆田製鞋技術和規模全國領先,假鞋問題在於國際大牌代工訂單撤離後的産業結構單一和産能嚴重過剩,當地製鞋企業註冊有20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有250家,電商從業人員30萬,但成長起來的自主品牌寥寥無幾。原因在於政府能夠為這些廠商提供政策上的扶植和優惠,卻沒有能力為這些産品開拓銷售渠道,最後很多自主品牌的商品滯銷,堆積在倉庫。”

  阿里巴巴集團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説,網友的回饋很有意思——莆田鞋冒牌是多,但品質卻挺好,和正品沒什麼區別,甚至更好。因此,追根溯底,線上假鞋問題的實質是線下産業結構問題。如何讓製鞋企業生存下去,讓假貨消失,讓消費者買到真正價廉物美的好鞋,這就是“中國質造”項目誕生的初衷。

  考慮到福建産品特別是福建鞋業在國內電商業的重要地位,“中國質造”的首戰被放在我省。即一手繼續嚴厲打假,一手通過“中國質造”項目扶持我省自主品牌轉型升級,讓他們獲得長遠的發展,而不用再做山寨貨或假貨的生意。具體來説,在我省莆田等城市試點建立實人認證體系,當地商戶需要到當地電商協會登記個人的身份證和戶籍證明資訊,接受工商管理部門的教育,簽署保證書,保證合法經營自主品牌商品,接受阿里巴巴和當地工商、公安的聯合監管等;阿里巴巴與有關政府部門打通維權資訊,將通過實人認證賣家的消費維權數據(假貨問題、品質問題)推送給當地工商部門,協助工商部門從線下進行監管。同時,淘寶通過平臺的流量優勢,對願意轉型的中小賣家進行扶植,讓他們通過網際網路接觸到更多的買家。

  福建省政協主席張昌平表示,改革開放30多年來,福建的製造業曾經輝煌一時,比如石材加工、節能燈具、雕刻工藝、水暖器材、服裝、運動鞋帽、箱包、拉鏈,甚至衛生用品等。要可持續發展面臨兩大困難:一是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明顯減弱,有些企業想轉移到柬埔寨、緬甸;二是許多産品長期處於中低檔次,再上檔次困難重重,企業束手無策。如福建運動服裝、運動器材産量全國第一,卻進不了高端的體育賽事。因此,福建企業必須要執行更加嚴格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必須要産業升級。“産業帶不缺生産製造能力,欠缺的就是行銷能力。我們希望能逐步和各産業帶、當地政府和産業協會合作,給予中小企業政策、資源上的傾斜幫助,引導他們走向電子商務。”淘寶行業市場事業部副總裁楊過説,莆田鞋借“中國質造”完成逆襲就是最好的例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