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馮光華: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有望迎來“黃金十年”

  • 發佈時間:2015-04-22 20: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陳康亮)22日,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裁馮光華在北京表示,中國央行日前發佈公告,對信貸資産證券化進行註冊發行管理,這將極大提升發行管理效率、激活參與機構能動性和創造性,為資産證券化業務打開廣闊的發展空間,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十年”。

  馮光華當天出席資産證券化創新與發展論壇暨《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白皮書(2015)》發佈會。

  發展的“黃金十年”

  所謂資産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産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援,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從2005年啟動至今,完成了由試點探索向常態化發展的過渡。在前十年裏,市場發行規模由2005年的170億元人民幣快速增長到2014年的3200億元。資産證券化的快速發展,在提升債務資本市場功能,支援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馮光華指出,從宏觀層面來看,在中國官方“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大政方針下,通過資産證券化技術盤活缺乏流動性的信貸資産並投向具備經濟合理性的高效部門、重點領域或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有利於優化信貸結構,提升債務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防止風險過分向銀行體系集中,從而有助於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更有力地支援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從微觀層面來看,資産證券化的常規發展不僅有助於商業銀行‘舒筋活血’,調整資産負債結構、緩解資本金約束、推進經營模式轉型,也有利於“疏而非堵”地化解非金融企業高杠桿率問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為實體經濟發展再添活力。”馮光華説。

  “規範與發展”並行

  值得注意的是,馮光華強調,儘管當前市場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但“規範與發展”並行仍是資産證券化市場發展遵循的基本主題,防範系統性風險、區域風險仍將是監管部門的關注重點。

  “資産證券化交易結構複雜,參與主體較多,運作程式繁瑣,客觀上增加了投資者評估風險的難度。為實現資産證券化市場的穩健發展,結合國際資産證券化市場發展歷史經驗,完善監管體系、發展投資者隊伍、加強仲介機構執業規範將成為助推資産證券化市場穩健發展的‘鐵三角’。”馮光華説。

  公開資料顯示,中債資信成立於2010年8月,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代表全體會員出資設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是國內首家以採用投資人付費營運模式為主的新型信用評級公司。

  針對當天發佈的《白皮書》,馮光華在發佈會上表示,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已歷經十年發展,作為探索以投資人付費模式為主的新型評級公司,中債資信在對前期實踐進行總結提煉的基礎上,推出了《白皮書》。馮光華表示,希望能夠以中債資信凝練的經驗總結回饋市場,助推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不斷成熟與繁榮。

  《白皮書》警示四大風險

  據了解,白皮書從宏觀角度對國內資産證券化發展歷程、監管政策、市場運作和創新方向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深度闡述,是對中國資産證券化市場的全景式掃描,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在展望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市場時,《白皮書》傾向於持樂觀的態度。《白皮書》認為,相關政策仍將有利於證券化業務的發展;而在市場發展方面,資産支援證券的發行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細分産品類型將更加多樣化、交易結構進一步創新。

  但與此同時,《白皮書》亦指出,包括基礎資産整體品質可能略有下降等四大風險值得關注。

  一是基礎資産整體品質可能略有下降。《白皮書》認為,在試點階段,各家機構出於積累經驗、杜絕風險等考慮,大多選擇將最優質的資産拿來做證券化。但隨著資産證券化業務的深入開展,一來優質資産剩餘存量下降,二來發起機構更多將把收益納入考慮範疇,後續發行的信貸資産支援證券難免出現基礎資産品質略有下滑的情況。

  二是城投、地産等行業可能成為影響資産品質的主要行業因素。《白皮書》指出,從資産證券化産品的入池資産來看,一些受監管政策影響較大的行業,可能成為導致入池資産信用品質下降的另一個主要因素。例如,國家持續對房地産行業進行宏觀調控,一些區域性的小房地産企業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出現信用事件。

  三是抵質押無法順利變更登記、租賃物所有權變更登記等問題可能成為主要的法律風險。《白皮書》表示,伴隨著資産品質的下滑,可能會出現部分借款人違約的情況。如果這些借款人涉及抵質押物,由於目前的交易文件中規定需要辦理變更登記,但在實際的情況中,各地變更登記的手續差異化較大,是否能夠及時順利的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可能存在問題。當然,由於發起機構一般會承諾贖回相關資産,由此引發的風險較低。

  四是不對稱降息可能成為影響部分利率敏感型産品的風險因素。在《白皮書》看來,從國內資産證券化産品來看,證券定價基準以存款利率為主,而資産利率以貸款利率為準,類似央行2014年的不對稱降息可能導致利差減少的情況出現,從而影響證券的信用風險,尤其是對一些期限很長的證券如RMBS(個人住房貸款支援證券化産品)而言,不對稱降息的影響更大。(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