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條”落地 水價改革將走向何方?
- 發佈時間:2015-04-22 10:37:00 來源:西安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日前發佈了被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加快水價改革。縣級及以上城市應于2015年底前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條件的建制鎮也要積極推進。
記者了解到,今年4月到5月期間,烏魯木齊、濟南、張家口、衡水、廊坊、信陽等北方水資源並不豐富的城市,均開始密集執行階梯水價調整,水價上漲成為普遍現象,有的地方綜合平均水價上漲超過70%。
隨著“水十條”的落地,水價改革將走向何方?
焦點一
水價改革是否意味將普遍漲價?
近年來,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不少城市已執行階梯水價政策。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城市執行階梯水價後,綜合平均水價出現上漲。同時,保障居民基本用水的第一階梯水價,也高出原來的標準。
第一階梯水價較原來價格上漲,意味著所有居民用水成本都上升了。這對百姓生活有多大影響?有專家表示,水費支出在國內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約佔1%,漲價後,雖然絕對支出有所增加,但佔比不會明顯提升。而且,據記者統計,大部分城市的階梯水價政策中一階段用水量都能覆蓋80%以上的居民。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由於近年來我國供水成本、污水處理需求、污泥處置成本都在增加,再加上我國資源型産品價格改革和國有供排水企業改革的要求,使得國內水價上漲。隨著水資源緊缺程度加劇,水務産品或服務價格還有上漲的趨勢。
焦點二
價格調整應採取何種路徑?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等有關規定,水價調整需要召開聽證會,公示調價思路和相關價格成本。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對階梯水價政策提出的“保基本”要求,基本用水量原則上按覆蓋80%居民家庭用戶的用水量來確定。
除了儘量減少水價調整給居民生活帶來影響的原則,有關部門還必須結合供排水成本監審,制定調價方案。不過,記者發現,雖然大部分供排水企業成本都得以公示,但一些企業成本的透明程度無法令人滿意。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地聽證會的成本監審基本都是政府説了算,很少引進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個別企業和全行業成本和績效進行監審。
焦點三
水價調整能否帶來水質的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沈大軍説,現在很多用戶反映水質不好,水價調整以後是否可以改善或解決這個問題,讓老百姓滿意,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水價調整帶來的好處,也是水價調整的目標之一。
目前,國內水源地原水品質不容樂觀。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表示,“水十條”要求政府把水源地的水質、自來水廠的水質再加上家裏水龍頭的水質分階段地向社會公開,這將倒逼政府增加水源地保護和應急水源建設投入。
與此同時,多年來政府在自來水設施和管網建設上欠賬不少,不少城市的老舊小區管線“跑、冒、滴、漏”嚴重,也給階梯水價的意義打了折扣,這也需要付出更多成本進行維護。
傅濤認為,目前我國水質監管存在體制性缺位,服務監管也有待加強,這也是這幾年多地發生公共用水安全事件的原因之一。“建議政府財政專項列支,集中完成水錶改造和管網更新投資,為階梯水價解壓。同時加強保障用水安全、提升用水品質和服務。”
焦點四
水價改革能否促進節水?
階梯水價的基本特點是用的越多水價越貴。記者發現,在絕大部分城市的水價調整聽證會上,政府主管部門都提到,依靠執行階梯水價激勵全民節水。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河説,實施階梯水價確實能夠有效促進社會的節水意識和節水行為。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認為,水價提高對節約水資源的意義,對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含義。馬中説,居民用水在所有用水戶中佔比最小,中國一年用6000億噸水,60%是農業用水,25%是工業用水,居民用水僅為百分之十幾。對居民用水而言,提高水價對水資源節約的影響有限,更大意義上是促進大家的節水意識。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