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洲際油氣姜亮:油價低迷油企或迎來海外並購好時機

  • 發佈時間:2015-04-22 07:2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油價低迷,裁員減支、兼併重組將成今年國際油企主旋律,同時催生新的投資契機,中國民營油企迎來並購潮。

  ■本報記者 賈 麗

  受原油供需關係變化和大國博弈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去年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暴跌近50%。受此影響, 眾油企業績大幅下滑,紛紛縮減資本開支計劃,全球油田服務價格下行、鑽井平臺的出租率下降。

  眾多石油生産企業進入極寒期時,較早已在哈薩克戰略佈局的洲際油氣,精準踩點低位並購海外油氣資源,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而洲際油氣此前完成的對哈薩克馬騰公司的收購,被業界稱為迄今為止中國獨立石油企業對哈薩克油氣領域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

  那麼,獨立油企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將扮演什麼角色?油價下跌究竟對油企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中國油企擴張機會在哪,“走出去”又有著怎樣的風險和挑戰?日前,洲際油氣董事長姜亮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專訪。

  油價下跌是中國油企

  並購擴張的好時機

  《證券日報》:近期國際油價走低,油企受到影響。您是如何看待2015年的國際石油市場的?油價是否會進一步走低?

  姜亮: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油價巨幅下跌,從每桶110美元急速下降到40美元,最近油價回升到54美元/桶。

  隨著各主要油企資本開支計劃的持續削減,今年下半年國際原油供給對價格的壓制將逐漸改善,油價築底完成後將形成較為確定的反轉趨勢,洲際油氣看好未來油價走勢。據國際權威諮詢機構預測,未來每桶原油長期均衡價格將保持在80美元-90美元。

  《證券日報》:本輪油價下跌對中國油企帶來哪些影響?

  姜亮:油價下跌,對以原油進口為主要業務的石油貿易企業是利好資訊,對以石油開採為主要業務企業的直接盈利影響相對較大。

  但油價的下跌也給企業的並購擴張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戰略機遇,企業借此獲取更多的收購機會,同時降低收購對價。低油價時期,洲際油氣可利用低油價推進與供應商的談判和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通過這些措施更好的控制公司的運營成本,在將來油價回升後,給股東帶來更大的收益。低油價也利於公司提升人力資源使用效率,為將來的擴張做好較為充分的人才儲備。

  《證券日報》: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營油企進入海外市場。您認為,民營油企業在與“三桶油”等國有油企海外並購比較,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姜亮:整體來説,國內獨立油企與“三桶油”獲取油田的標準不同,會更多關注中、小型油田項目。在並購過程中,公司對目標項目充分調研、反覆篩選、謹慎評估,並通過多輪談判爭取以合理甚至更低的價格收購。二者管理體系不同,民企管理機制更靈活、決策鏈更短。

  總體來説,民營企業與“三桶油”等國企並不構成競爭,而是合作大於競爭的互補關係。

  獨立油企是

  “一帶一路”沿線中堅力量

  《證券日報》: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規劃,獨立油企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其中,獨立油企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是什麼?

  姜亮:包括獨立石油企業在內的能源類企業是實現這“一帶一路”戰略落地的中堅力量。目前,“一帶一路”油氣合作仍然面臨著地緣博弈加劇、政治風險突出、合作政策收緊、開發難度加大等嚴峻挑戰。洲際油氣作為獨立石油企業中的“一帶”先行者,將密切跟蹤國家政策努力規避對外投資的政治風險,並不斷完善自身技術管理能力加強項目收益的確定性。

  《證券日報》:近期中石化[微網志]和中石油開始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源改革首先從油氣領域打開,油改正在逐漸進入深水區,外界希望能打破經營壟斷。您如何看待這場油氣領域內的改革?

  姜亮: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下游的銷售領域,希望能夠將中石化、中石油等國有能源企業的勘探開發等上游領域向獨立石油企業開放。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夠在財稅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減輕企業負擔。

  中國企業“走出去”模式

  向收購、並購方式轉變

  《證券日報》:請問洲際海外收購的戰略是怎樣的?此前,公司收購哈薩克馬騰公司95%的股權,在項目增值方面,洲際將如何實現?

  姜亮:“項目增值+項目並購”是公司做大做強的必然路徑。

  洲際油氣以中亞、北美和中國為核心業務區域,發展國際化業務。哈薩克作為中亞地區最大的國家,能源礦産資源豐富,具有較好的能源投資環境,兩國礦産資源互補性很強。

  以馬騰項目為切入點,洲際油氣將持續進行業務網路和優質資産的擴張以及人才和資源整合,向周邊油氣富集區域輻射,不斷擴大業務規模。

  《證券日報》:洲際油氣今後還將拓展北美和中國國內油氣市場?

  姜亮:北美市場無論在資源稟賦、市場成熟度還是工業體系完善程度、勘探開發技術水準等方面均具有優勢,在低油價的市場環境下,或是洲際油氣進入的一個好時機。但美國頁巖油開發成本較中亞地區高出很多,在油價較低的環境下進入存在風險。同時,中美在法律法規、政策環境、財稅制度、土地管理以及企業經營環境等方面的差異,也將是企業將面臨的風險。

  《證券日報》:在北美市場,洲際油氣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第一儲備公司在退出、再融資上進行合作。這與以往中企走出去只賣産品的方式不同,是否意味著中企“走出去”的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姜亮: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模式正在從單純賣産品轉變為通過合理的資本杠桿運作參與項目投資並購等形式,逐步多樣化。這種方式更加符合企業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同時更有利於規避投資早期風險,為財務退出保留通道。今後,除參與資金認購外,洲際油氣與“第一儲備”還將在石油領域上游項目投資、退出、再融資及新技術應用方面全面展開闔作。

洲際油氣(60075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