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油價將見底 油氣改革在望

  • 發佈時間:2015-01-13 08:12: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成品油價“十二連降” 業內專家分析稱油股有利好

  廣州日報訊 (文、表記者井楠)由於國際油價跌破50美元/桶,國內成品油價實現“十二連降”。

  昨日下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80元和23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3元和0.20元,調價執行時間為1月12日24時。

  國家發改委解釋稱:按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測算,汽、柴油價格每噸可分別降低395元和380元。根據1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關於繼續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通知》規定,自1月13日零時起汽、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每升分別提高0.12元和0.10元,折合每噸影響汽、柴油價格分別少降215元和150元。兩個因素相抵,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80元和230元。

  國際油價1個半月內“見底”是大概率事件

  本週一亞洲市場開市之後,國際油價繼續刷5年半新低,一度跌破了47美元,至46.83美元/桶。開年之後,國際油價繼續向下,技術面圖形顯示,並沒有放量築底。廣州日報記者從廣州現貨、期貨市場了解到:雖然投資者“抄底”、“做多”意願強烈,但實際上至今仍處在觀望態度中,還沒有什麼人大量抄底做多。

  廣州資深投資者、華泰長城的期貨客戶王先生説:“兩個因素導致我不會輕易做多,一是美聯儲政策預期導致美元依然大漲;二是歐佩克不‘鬆口’。”他的50萬元資金目前處在空倉狀態,仍認為:“而今做空風險較大,距離底部應該不遠了。”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的林伯強教授分析認為:過去半年的油價暴跌與金融危機發生時的2008年~2009年有一定的類別性;基本面情況類同。他並不認為頁巖氣工業對長線油價構成了重大影響,目前頁巖氣的全球佔比遠不到1%。歐佩克不減産應是油價繼續跌的主要原因。但即便不減産,油價技術面也有修復需求,供應面也不可能持續寬鬆。油價未來1個半月觸底屬於大概率事件,預計30~40美元之間築底,跌到20多美元的可能性幾乎不大。

  他同時認為,歐佩克“鬆口”之後,油氣價格可能會出現比較大幅度的反彈,能觸及60~80美元區間。廣州日報記者看到:2009年,油價由40美元以下位置反彈至80美元以上位置,一共花費了10個月時間。

  油股:“兩桶油”再大跌 難言油氣板塊後市價值

  對於A股市場的油氣板塊上市公司來説,“油氣改革”更接“地氣”,過去1個月時間裏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油價的暴跌。同時,由於大盤衝高回落,油氣板塊本週開始呈現大幅下跌走勢,上周反彈無功而返。昨日,中國石化大跌2.38%,中國石油大跌3.73%。

  儘管如此,2015年,油氣板塊的“利好”資訊仍遠遠大於“利空”資訊。一方面,“油氣改革”會帶來市場兼併重組等資産變動,增加機構的想像空間;二方面,油價暴跌距離底部不遠,後市轉好成為了大概率事件;三方面,受國家政策推動,中國基建物流業開始了新的起點,隨著經濟回暖,對於能源的需求量將逐步增大。

  中山證券的投資部負責人黃曉坤建議關注三類油股:一是天然氣業務佔比較大的企業,將最先受益於“油氣改革”;二是從事油氣收購的小型民企背景與彈性較大的下游中小企業;三是油氣設備服務企業,類似企業的技術門檻較高,面臨競爭較小;需求增長後,業務往往可以大幅增長。

  油氣改革有哪些大動作?

  專家稱:天然氣改革或成突破點

  與國際油價相對,國內油氣改革呼聲越來越大:1月至今,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公司先後公佈了進一步落實“銷售混改”與“新疆試點改革”的公告,均為2015年改革奠定了基礎。廈門大學林伯強教授認為:而今國際油價跌到了低位,對於“油氣改革”利大於弊,減低了改革的成本與壓力;政府部門不會錯失這個良機。他與機構普遍推測:一季度時間,隨著國際油價的觸底,油氣改革必然有新的大動作,天然氣、“兩桶油”繼續混改可能性較大。

  1.天然氣改革

  按照價改三步走戰略,2015年存量氣價格將和增量氣價格實現並軌。卓創資訊等機構預計此計劃有望提前至上半年完成,屆時非居民用氣與替代能源比價關係基本理順,天然氣門站價格正式進入市場化定價。不過,由於國際油價已跌破50美元/桶,替代能源燃料油和LPG價格亦大幅下挫,國記憶體量氣天然氣價格傾向於連同增量氣價格同步下跌。

  一季度改變可能性(三顆星為滿):★★★

  2.兩大石油公司繼續“混改”

  開年至今,中石油、中石化的“公告”繼續圍繞“混改”展開;機構預期,兩家企業勢必繼續在勘探、煉化、油服等中上游業務方面引入民資,繼續改革。但廈門大學林伯強教授提醒:廣大民企對於門檻較高的煉化、勘探等業務的實際興趣並不大;油氣企業可能依然會進一步在油服、銷售業務上“做文章”,將改革深入進行下去。

  一季度改變可能性:★★★

  3.油氣進口許可權配額放開

  對於近日傳聞中甚囂塵上的油氣進口許可權放開改革趨勢,廣州日報記者採訪過的廣東企業均寄予厚望。喜威(廣州)高管劉冰先生認為:“該業務利潤較高、門檻較低,也是廣大民企、外企最為關注的改革核心問題。”不過,他也認為:結果可能不如傳聞樂觀;唯一已經取得該許可權的民企——廣匯能源也是僅僅取得了一定的“配額”,並不意味著該領域會全面放開。

  一季度改變可能性:★★

  4.管網業務放開

  管道網路業務也是諸多民企關注的焦點,從事類似設備維修、管道建設業務的企業,國內的數量超過了40家。但記者從廣東石化國企高層獲悉,類似業務2015年的放開前景並不樂觀,因為去年三季度曾有管理層文件提示,“不許歧視民營管網企業”。言下之意在於:類似業務的全面“放開”將需要較長時間。

  一季度改變可能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