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外資撤離潮”雜音之下

  • 發佈時間:2015-04-20 07:42: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資流入國。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了11.3%。然而,在吸引外資領域屢結碩果的中國卻仍不時遭受“外資撤離潮”聲音的侵擾。“外商對華投資有進有出,但總體上是進大於出,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外資撤離潮’。”在4月16日召開的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此作出回應。

  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年1月底發佈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吸收外資1280億美元,首次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資流入國;上海美國商會日前發佈的《2015年中國商業調查》顯示,在其匯總分析的377家在華美資企業裏,有73%和75%的企業2014年在華業務實現盈利或者收入增長,有67%的企業計劃2015年擴大在華投資;商務部最新發佈的今年一季度全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1.3%,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這些數據充分反映出我國投資環境的綜合優勢依然突出,也説明我國吸收外資的綜合競爭力依然比較強。”沈丹陽表示。

  據悉,一季度全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861家,同比增長2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4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3%;終止企業數量下降17.6%,減資企業數量下降35.7%,其中製造業領域分別下降11.8%和37%。“這説明外商對華投資是有進有出的,但總體上是進大於出,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外資撤離潮’。”沈丹陽總結道。

  沈丹陽表示,“外企撤離潮”聲音的出現與新常態下外商投資的投向結構發生變化有關係。我國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從2001年的24%提高至2014年的55.4%,增幅較高;製造業利用新增外資的規模和比重則有所下降,原有的製造業外資企業也對中國的業務進行了一些調整。“這都是正常的,只是因為被個別境外媒體關注甚至放大,才出現了所謂的‘外資撤離潮’説法,實際數據並不能支撐這種看法。”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看來,隨著中國展現出越來越強的創新活力與潛在的巨大購買力,外資來華也有望呈現“量大質更優”之勢。“事實上,全球目前出口增值的近一半來自服務部門,全球直接投資總存量的60%以上都流向了服務業,服務要素已成為決定全球價值鏈利益分配的關鍵要素。為此,中國政府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推進服務領域的投資自由化,鼓勵外商投資現代服務業,支援面向民生的服務業擴大利用外資,推進服務業開放進程。外資市場準入大門將進一步打開,將吸引更多國外高級生産要素,如技術、人力資本等來到中國,中國吸引外資正在步入2.0時代。”張茉楠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