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P2P“羊毛團”轉投股市

  • 發佈時間:2015-04-18 05:34: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經抱團“擼羊毛”月收益達30% 如今收益率下降風險上升

  許多P2P網貸平臺,尤其是新上線的平臺多以獎勵和高息標的吸引投資者註冊投資。由此誕生了一群專門在各家P2P平臺參加各種優惠活動、賺小額獎勵的“羊毛族”。“羊毛族”組成“羊毛團”,“團長”手握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資金,月收益甚至可達30%。不過,隨著P2P整體收益率的下降和“爆雷”平臺的“年齡”越來越小,“擼羊毛”的風險越來越高。再加上股市火熱,記者了解到,部分“羊毛族”已開始轉入股市。

  文/廣州日報記者 潘彧

  現象:“羊毛族”抱團“擼”月入三分

  因P2P行業獲客成本較高,許多P2P平臺、尤其是新上線的平臺多以獎勵吸引投資者註冊投資。由此,行業誕生了一群“擼羊毛”的投資者,這些人專門活躍在各家P2P平臺,參加各種優惠活動,賺小額獎勵。

  目前“羊毛族”已脫離了單兵作戰,結成大大小小的“羊毛團”。記者在數個“羊毛團”的QQ群裏看到,幾乎從早到晚都有“團長”們在發送各種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優惠資訊,大多是新開業平臺。推出的優惠也十分誘人,從註冊便送數千元體驗金到數十元現金紅包,不一而足。

  比如一個叫做“小金理財”的平臺,其稱投資100元,第二天贖回便可返利8元,系統還附贈6000元左右體驗金,10天利息為15元左右。這意味著只需要一週多時間,便可以百元的投入“擼”到超過20元的收益。

  “一般來説,對新平臺講究‘短平快’,資金在裏面快則1個月,最多3個月,要求收益一般在3分以上/月。”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意味著,“羊毛團”有時一個月便可以獲得30%左右的回報。

  調查: “羊毛團”介入運營能定平臺生死

  記者調查得知,高達每月3分的回報並非“坐等”而來,很多是由“團長”與平臺運營人士討價還價,談判而來的。

  “這些團長就類似于股市的莊家。”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吳松表示,廣州知名“羊毛團”有20多個,每個團資金從5000萬至2億元不等。團長已不僅僅是收集資訊,而開始介入平臺的運營。一般操作手法是在平臺上線前,直接和平臺運營商談判,改變遊戲規則,提昇平臺的人氣,以拿到更好的折扣和回報。

  “羊毛族”的談判能力上升,也讓平臺又恨又愛。“‘羊毛族’抱團之後的威力很大,新平臺和需要上市的平臺要借助‘羊毛族’來衝註冊用戶數量,但是也會帶來很多隱患。”一位網貸平臺運營總監對記者表示。

  其分析稱,“羊毛團”都是以短時間逐利為目的,流動性非常大,“我們花了大量的補貼和推廣費用,但這些羊毛族只是拿了優惠就離開了,最終形成大量‘僵屍戶’。”

  “曾有的平臺新上線,團長帶著四五千註冊用戶過去談,要求平臺改變遊戲規則,加大力度,否則就要在一些第三方平臺發帖爆料,大規模對平臺進行質疑。”北京市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唐耀強表示。

  現狀: 部分平臺未滿月便跑路

  儘管“羊毛族”威力無限,但隨著P2P整體收益率的下降和“爆雷”平臺的“年齡”越來越小,“擼羊毛”的風險越來越高。目前,部分“羊毛族”已開始轉行。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3年時中國P2P網貸的綜合收益率是23.05%,而到了2015年3月,已跌至15.02%。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平臺的綜合收益率可能會維持緩慢下降的趨勢,預計至2015年底,行業綜合收益率將跌至12%至13%。

  而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今年3月錄得爆發問題平臺56家,這些“問題平臺”的平均運營時間7.51個月,較上個月有所縮短。

  “收益率下降和平臺出事時間的縮短,使得擼羊毛的風險加大,股市火熱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 吳松表示。其同時認為,目前從P2P的運營趨勢來看,行業補貼和推廣現在越來越往線下靠攏和轉化,因為網上推廣成本越來越高,轉化率越來越低,而線下活動將直接導致“羊毛族”失去擼羊毛的渠道。

  提醒:投資人得避免高息“陷阱”

  對於新晉“羊毛族”,唐耀強提醒,投資人除了注意收益率之外,要更加注意保證本金安全,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部分平臺提現出現困難,需要有人接盤的時候,會發特別高息的標的,用大量的推廣來吸引投資者,但這很可能是最後一棒。”唐耀強表示。其介紹説,曾經業內有一個“羊毛團”集體殺入湖南的一個平臺,結果“踩雷”,投資者本金遭遇損失。

  P2P與險企“互撕” 業內人士表示——

  “跑路風險”能保?都是噱頭

  本報訊 (記者潘彧、周慧)越來越多的P2P網貸平臺似乎都想跟保險公司扯上點關係來證明資金的安全,不過保險公司似乎並不買賬。連日來發生在永安保險與P2P平臺財雨網之間的隔空論戰,讓投資人對P2P平臺投資“抱保險大腿”的手法再次産生疑問。業內人士稱,大部分P2P購買的保險都是類似人身險之類的險種,無法保資金安全,而“平臺跑路險”基本是噱頭,不會有保險公司保平臺是否跑路。

  案例一:

  險企否認承擔跑路風險

  據媒體此前報道,永安財險山東分公司與財雨網合作到現在剛剛滿月。昨日,永安保險在其官網上指出,永安保險山東分公司與“財雨網”簽署的《長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僅是雙方開展保險業務合作的意向表示,並不具備雙方就某一特定項目的實質性約束效力。永安保險表示,其實際僅承保5單個人意外險、2單車險,上述保單的保險責任並不包括信用違約風險或“P2P跑路風險”。

  本月月初,永安保險還發佈了一條公告,稱其注意到“財雨網平臺上的每一款理財産品、每一筆交易都將由永安保險保駕護航,投資人的本息100%得到安全保證,沒有任何投資風險”等失實宣傳內容。

  不過,昨日在財雨網官網,記者看到其發表聲明認為,根據《長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如果協議雙方踐行約定,財雨網所有項目、每一筆交易都會得到信用保證險的有力保障,永安保險山東分公司不但沒有按照協議履約,反而誣陷財雨網失實宣傳。

  案例二:

  P2P與壽險代理公司合作

  近日,記者在一則P2P平臺瑞錢寶的宣傳單張上看到,其宣傳稱平臺是由保險公司承保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與其合作的機構有樂揮網、安智以及中美國際。中美國際是一家註冊地在深圳前海的保險銷售仲介公司。記者昨日致電平臺的客服電話,沒有人接聽。

  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所謂P2P平臺跟保險仲介公司合作,更直接的理解就是保險仲介公司將其代理的保險公司銷售給P2P平臺,保險仲介代理公司本身並沒有承保資質,所以它並不能真正意義地給P2P承保,“而且該仲介銷售公司代理的多是健康險、重疾險,並不具備代理信用保障保險等産品的資質。”

  業內:人身險無法保資金安全

  廣東南方金融創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志祥此前對記者表示, 目前P2P平臺基本沒有購買貸款保險,大部分買的是財産保險、信用保險或者人身保險,和貸款保險完全是兩回事,更不可能保跑路。

  廣州通融投資執行董事賴金茂對記者表示,由於風險較大,基本沒有保險公司會銷售可以覆蓋全部風險,甚至P2P倒閉和跑路風險的保險産品。

  51金服董事長李錫也對記者表示,沒有保跑路的保險公司,“這種宣傳是網貸平臺打出來的擦邊球概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