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三角”打造經濟“第四極”:産業同質化可化弊為利

  • 發佈時間:2015-04-16 16:09: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4月16日電 4月16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出爐。作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以後的第一個跨區域城市群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有著諸多想像空間。

  昨日公佈的中國經濟首季成績單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0%,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在經濟下行壓力和內生動力“青黃不接”的陣痛之下,新動力的加速孕育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也被寄予為中國經濟提供新動力的厚望。

  長江中游城市群覆蓋約31.7萬平方公里,跨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今天發佈的規劃明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戰略定位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範區和“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

  規劃還提出,到203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要穩步走上科學發展道路,現代市場體系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開放開發水準進一步提升,城鄉、區域發展格局更加優化,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城鄉生活和諧宜人,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與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城市群。

  從具體指標來看,到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每人平均GDP將由2014年的49700元提高到75000元,進出口總額從1020億美元提高到1900億美元,城鎮化率從55.5%提高到60%,實現區域內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有利於打通長江經濟帶‘中梗阻’,”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副司長于合軍在新聞發佈會上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長江經濟帶比喻成一條長龍的話,那麼長江中游城市群就是中間這一段龍腰,這一段如果不活,龍頭、龍尾必然聯繫不上。通過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可以儘快培育形成長江經濟帶,打造成全國甚至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的經濟帶、支撐帶。

  于合軍透露,經初步測算,長江中游城市群去年的經濟總量為6萬億元左右,約佔全國總量的8.8%,與珠三角地區的九個核心城市的經濟體量大體相當,略微低於京津冀城市群。但他強調,長江中游城市群目前的發展態勢十分良好。“通過調研發現,今年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長江中游城市群仍然有望保持9%以上的經濟增速,正在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從規劃中看,長江中游城市群未來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重點包括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産業。不過,在“中三角”城市“抱團”發展,衝刺中國經濟“第四極”的過程中也遇到不少質疑,例如産業同質化等問題。對此,于合軍認為,應該辯證地來看一個區域産業同質化和差異化的問題。在一定區域實現一定程度的同質化,有利於聯手打造産業集群,增強這個區域主導産業的競爭力。

  “長江中游城市群將聯手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現代服務業集群和現代農業基地,而在城市群中,不同城市進行功能定位,定位準才能便於協同發展。”于合軍説。(徐曼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