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私家車主對新能源車仍在觀望

  • 發佈時間:2015-04-09 01:01: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5%!在新能源車概念日益火爆的當下,深圳最新一輪搖號結果中新能源車的廢標率卻是如此“扎眼”。

  2014年底,一紙突如其來的“限購令”讓深圳成為全國第八個汽車限購城市。根據新規,深圳每年發放10萬個車牌指標,其中2萬個指標給新能源車。但從深圳市最近兩次機動車搖號中簽結果來看,私人市場對新能源車的反應冷淡。

  據記者了解,深圳3月9日首期通過搖號方式配置的小汽車增量指標共6667個,其中普通能源車增量指標4445個,新能源汽車即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2222個。在普通能源車指標中,個人指標3912個全額配置成功,中簽幾率約為3.19%,相當於31個人搶1個指標;1955個新能源車個人指標只有471個被使用,這也就意味著個人電動小汽車指標廢標率達到了75.75%。

  而3月26日結束的第二輪搖號,新能源車的境遇更“冷”。根據《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資訊系統》顯示,此次配置個人電動小汽車指標總數為3439個,有效個人申請編碼總數僅為164個,廢標率高達95%以上。

  深圳兩輪搖號“爆冷”的結果説明,絕大部分購車者仍然青睞于普通小汽車,而對新能源車則持觀望態度。

  事實上,深圳的情況在全國主要“限購”城市中並不罕見。據有關統計顯示,今年2月,北京新能源車搖號指標從去年同期的1666個上升到4526個,而申購數量則僅從1428上升到2139個,個人購買指標極其充裕。與此對應的是1個人申購常規能源車申購數量從223萬上升到302萬,月均中簽率0.3%,預計30年左右才能搖號購車。與此同時,天津、廣州、杭州等地的新能源車指標同樣“極為充裕”。 以廣州為例,個人申請指標還從去年2月的102人下降到今年的95人。

  但在業界人士看來,簡單用“遇冷”兩字形容“限購”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並不客觀、準確。接受記者採訪的相關人士認為,深圳在一夜之間“限購”,導致去年底短期內有15萬台汽車上牌,“一下子就把需求釋放掉了,也使得公眾的消費慾望被透支了。從天津等地實踐看,汽車市場步入正常狀態至少需要經過半年的緩衝期,此後就會有所恢復。”

  從相關數據看,也不能用“遇冷”來概括市場整體表現。統計顯示,今年2月,我國新能源車市場表現較強,國産車銷量同比增長150%,其中電動車銷售2107台,同比增長123%;插電混動銷售2326台,同比增長179%。

  工信部3月23日發佈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情況也顯示,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全國共有32個省市區辦理了免征車購稅手續新能源汽車4.62萬輛,其中乘用車3.97萬輛,商用車6512輛。其中比亞迪以累計免稅量12639輛位列各企業之首,吉利汽車則以累計免稅量9103輛僅次於其後;北汽股份、江南汽車、上汽集團江淮汽車分別累計免稅量為5454輛、5233輛、2822輛、2135輛,業績都不錯。2014年新能源汽車實現産銷超過7萬輛、同比3倍有餘的高增長。而截至2014年底,國內共生産的各類新能源汽車11.9萬輛中,僅2014年産量佔比就已超過七成。

  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等專家認為,總的看來,陸續擴大的汽車限購城市範圍,都有望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助推器。儘管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牌號目前還有大量空置,但隨著未來普通車牌搖號和競價趨於緊張,以及新能源汽車産品的豐富和成熟,“限購”政策預留的這條綠色通道還是會吸引更多的購車者。

  “在我們看來,儘管首選還是燃油車,但是長遠來看,電動車還是有前景的。市場將去年形容為新能源車‘元年’,今年則應該是一個‘爆發年’。” 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商用車銷售部總經理王傑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