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油價難阻新能源汽車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4-08 06:14: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儘管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但從長遠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不會變,低油價阻擋不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目前,國外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仍持續發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前景依然樂觀

  英國:多重扶持 效果顯著

  本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在倫敦,你會發現,路面上行駛車輛中很大一部分是混合動力汽車,購物中心和醫院等公共設施的停車場內也停著各式各樣正在充電的電動汽車。而這一景象卻是在國際油價進入下降通道之後出現的。英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之所以逆勢而動,離不開英國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

  從2010年開始,英國政府開始將越來越多的政策資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扶持上。在總預算4億英鎊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之中,其核心的兩大要素是對消費者的現金激勵和對基礎設施的科學推進。

  在鼓勵消費者方面,英國政府多管齊下,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直接向消費者提供購車補貼。這一政策始於2011年,針對購買政府政策標準範圍內新能源轎車的消費者,政府提供相當於購車款25%的補貼,上限為5000英鎊;針對購買新能源貨運車輛的消費者,提供相當於購車款20%的補貼,上限為8000英鎊。針對當前新能源汽車車型更新換代不斷加快的現象,英國政府也在實時調整政策補貼覆蓋的車型範圍。當前,補貼覆蓋車型範圍已經從最初的12款增加了近一倍,包括了特斯拉、寶馬等高端車型,成功地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英國低排放量車輛辦公室調查顯示,當前超過85%的新能源汽車購買者是受到了政府購車補貼政策的影響。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還在稅費減免方面提供多種政策激勵。在燃料稅方面,電動汽車在公共充電設施充電開支免稅,混合動力汽車加油則比常規動力汽車享受更低的燃油附加稅;在消費稅方面,電動汽車和二氧化碳排量低於100g/km的混合動力汽車都免收消費稅;在擁堵費和停車費方面,二氧化碳排量低於75g/km的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可全天免費出入倫敦擁堵收費區,並且在停車位緊缺和停車費高昂的城市中心地段享受專用停車位和更低的停車費標準。此外,針對新車購置需求量巨大的運輸公司,英國政府通過建立基金,為其免費提供未來車隊擴展戰略諮詢和建議的方式,向之推介新能源汽車在節約燃油成本和滿足企業需求方面的優勢。

  在科學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英國政府首先進行了全面的市場分析,認為大部分電動汽車的充電是在消費者家中,晚上城市用電高峰期之後進行的,而真正需要增加充電設施的地點是工作地點以及公共設施周邊停車場。基於此,英政府首先投資3000萬英鎊支援8個城市和地區搭建充電點框架,並在推進過程中蒐集各方意見,然後有的放矢向地方政府、商場、醫院提供資金支援完善充電點布設。截至今年4月5日,政府和私人部門合作在全英3180個地點建立了8096個充電點,其中901個為快速充電點,建立了覆蓋主要城市的充電基礎設施網路。

  2014年的數據表明,英國政府通過有效的引導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低油價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利影響。2014年國際油價跌幅接近50%,但英國新能源汽車總體增長51733輛,較2013年增長了58.13%;在國際油價加速下滑的四季度,英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度增幅高達83.77%。以新能源汽車中的代表電動汽車而言,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數據顯示,2014年英國電動汽車銷量增幅高達300.8%,新增電動汽車數量位居歐盟首位,增幅水準也遠超過歐洲36.6%的平均水準。

  就未來可能持續的低油價環境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英國汽車製造和交易協會表示,英國政府扶持政策制定是立足中長期的,並且會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而進行微調。當前購車激勵政策框架不會發生根本變動,同時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相信2015年英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一步延續此前快速擴張趨勢。

  法國:提升補貼 追加投資

  本報駐巴黎記者 陳 博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以及頁巖氣革命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少産業對於新能源需求的迫切性有所下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在法國首都巴黎,可以在城市的各個主要街道見到巴黎市政府力推的電力汽車及其充電樁與專用停車位。截至目前,法國政府在推行新能源汽車産業上的政策並未因國際能源市場的動蕩出現根本性搖擺。

  在推行新能源汽車的進程中,法國政府與主要汽車生産企業重點推行發展的是電力能源汽車。由於法國當前以核能發電為主,因此電能在市場價格與環境效益方面擁有先天的優勢。目前,法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總體趨勢良好。據法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資訊網站avem統計,今年1月法國新能源汽車的購買數量為924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57%。此外,從今年4月1日起,法國政府正式推行了新的電動汽車購買補貼方案:購買純電力驅動車的政府補貼額將從之前的6300歐元增加至1萬歐元,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補貼則由4000歐元調整到了6500歐元。雖然當前整體經濟形勢仍然難言樂觀,但法國政府仍然力排眾議,通過大幅提升政府補貼促使國民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搖旗吶喊,法國力挺新能源汽車發展項目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

  此前,有專家普遍分析認為,各國政府推行新能源汽車的最大阻力之一將會來自民間。因為時至今日,新能源汽車在諸多技術指標方面仍與傳統能源汽車存在明顯差距,即使政府能夠給予一定的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百姓是否能夠“買賬”也是一個未知數。在這個問題上,目前巴黎市區隨處可見的“Autolib”小型電力汽車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法國民眾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疑惑,同時也為緩解巴黎交通擁堵與大氣污染立下了汗馬功勞。

  “Autolib”是法國政府與巴黎市政府聯合相關企業,于2011年底正式投入運營的一種公共租賃電動汽車,旨在通過便捷的無人租賃服務,改變居民的出行習慣,同時緩解交通與環境壓力。截至2015年1月,巴黎市及周邊郊區已經設立了900個“Autolib”自助租車點以及4700個充電樁。有2900輛每日行駛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巴黎市政府還準備在2016年,將現有的“Autolib”數量增加至3500輛,同時進一步擴充自助租車點與充電樁的數量。記者通過實地了解發現,這種外形可愛的小型電動車不僅租賃程式便捷,駕駛操作也極為簡便。同時其低廉的租金(每小時6歐元,如辦理年卡可優惠至每小時3.67歐元)也深得年輕人群的青睞。同時,相比于傳統能源汽車在巴黎不少地段停車“一位難求”的劣勢,用戶可以選擇將“Autolib”停放在任意一個租車點或者電動車專用停車位。多重的使用優勢為這種電動汽車在巴黎贏得了較高的人氣,在節假日甚至會出現車輛供不應求的情況。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行駛在法國各個城市的大小街道,民眾對於這種新興交通工具的使用信心也隨之增強。目前,儘管電動汽車在絕對數量上仍大大落後於傳統能源汽車,但法國政府推行電動車的努力已經顯現出成效,進入了初步的良性迴圈階段。包括雷諾與雪鐵龍在內的法國各大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研發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憑藉著目前在銷售市場上較為優異的表現以及民眾的接受度提升,法國電動汽車未來或將繼續扛起法國新興産業崛起的大旗,為法國國民經濟的紓困作出重要貢獻,其前景值得看好。

  德國: 穩步推進 市場擴張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志遠

  近幾年,德國政府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目標明確、穩步推進,希望在未來繼續保持自己“汽車王國”的桂冠。目前,德國電動汽車已經進入市場擴展階段,德國政府希望電動汽車能夠得到快速推廣。

  2010年5月,德國政府宣佈設立“國家電動汽車平臺”(NPE),制定德國電動汽車發展目標:一是德國電動汽車工業成為國際領先供應商;二是德國成為國際領先市場;三是至2020年實現100萬輛電動汽車在德國上路。2011年5月,德國聯邦經濟部與交通部聯合發佈《德國聯邦政府國家電動汽車發展規劃》,確定了實現電動汽車發展目標的三個階段:2010年至2014年為市場準備階段,重點是研發技術以及開展示範項目;2015年至2017年為市場擴展階段,重點是拓展電動汽車及基礎設施的市場;2018年至2020年形成具備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大規模市場。

  2014年12月,NPE向德國總理默克爾提交了《2014年德國電動汽車發展報告》。該報告被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德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市場準備階段已經完成。報告對市場準備階段工作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市場擴展階段的目標和相關舉措。

  報告認為,目前德國電動汽車製造業正在朝國際領先的方向發展。截至2014年底,德國汽車生産廠商已向市場推出17款電動汽車,預計2015年將推出12款。研發投入、標準化以及教育培訓水準都已達到國際水準。主導行業和科學界在電動汽車價值鏈上的合作也已經形成。為挖掘德國電動汽車市場潛力、證明電動汽車相比其他動力汽車在價格和續航里程方面的優勢,NPE建議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具體來講,至2017年底研發總投入應達到約22億歐元,其中聯邦政府每年應資助3.6億歐元,承擔總投入的一半。

  目前,德國已發展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電動汽車生産國。但德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仍有待提高。據統計,2014年得到許可的德國電動汽車僅有2.4萬輛,這與此前2014年底上路電動汽車達10萬輛的預期尚有較大差距,與100萬輛的上路目標更是相去甚遠。在基礎設施方面,德國現在有4800個交流充電樁和100個快速充電樁,為進入市場擴展階段奠定了基礎。

  NPE認為,市場擴展階段對德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快速提升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NPE的專家們建議:一是引入鼓勵企業購置電動公務車的稅收優惠政策,即“特別折舊”制度。2015年起,企業公務車第一年折舊50%,隨後逐年折舊,預計2015年國家稅收收入會因此規定減少3000萬歐元。二是加快落實推動電動車發展的立法工作。2014年9月24日,德國聯邦政府內閣通過《電動汽車法》草案,借助給予電動汽車道路交通特權,如有權使用公交車道、免費專屬停車位、限制通行區域豁免權等,來促進電動汽車的普及推廣。此外,德國聯邦政府還規定,政府新購置的公務用車中電動汽車的比例應佔到十分之一。該法已于2015年3月得到聯邦議院通過。三是加強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夥伴關係。四是按照《德國標準化路線圖3.0》落實歐盟《替代能源基礎設置建設指令》,擴建充電基礎設施。五是落實私人及公共採購計劃。六是繼續新課題研發並確保聯邦財政資助。七是促成在德國完成電池生産。

  美國: 政策激勵 增長快速

  本報駐紐約記者 張 偉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汽車産業經過重組煥發活力,新能源汽車成為克萊斯勒、通用汽車和福特三大汽車公司的投資重點和提高競爭力的主要策略。數據顯示,1993年至2013年,美國三大汽車集團及其子公司的可替代燃料汽車數量佔銷售總量的66%左右。截至2014年8月1日,美國提供乙醇混合燃料的加油站已經增至3354家。

  2014年,美國以銷售新能源汽車11.97萬輛的成績繼續領跑世界,比2013年增長23%。其中,12月單月銷售12874輛,創歷史單月新高。但是進入2015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銷售淡季。除了受極端寒冷天氣影響,2015年可能出臺更為優惠的補貼政策也讓消費者觀望。據記者了解,當前最高為7500美元的退稅政策有望被更加優惠的10000美元的銷售終端直接補貼所替代。

  此間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從設計理念與性能上看,特斯拉所代表的純電動汽車仍是美國未來汽車市場的發展方向。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在其國情咨文設定的目標是美國在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個擁有100萬輛電動汽車的國家。為此,美國政府安排了24億美元聯邦補助金,支援開發新一代電動汽車和電池。2012年3月,美國再推出“電動車普及大挑戰”計劃,該規劃的首要目標是降低電動車的成本。

  備受市場關注的特斯拉在2014年總共交付31655台S型汽車,其中北美地區約為1.74萬輛,佔總銷量的55%;歐洲銷量為9500輛,佔總銷量的30%,亞太地區銷量為4750輛汽車,佔15%。該公司2014年財報顯示,特斯拉2015年計劃共生産55000輛,較2014年增長70%左右,前半年計劃生産22000輛左右。今年1月,美國共銷售新能源汽車5924輛,同比增加6.7%,特斯拉S型首次超越尼桑聆風(Leaf),在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排名第一。

  處於市場銷售第二梯隊的通用公司準備投産新一代Volt車型和純電動Bolt車型。寶馬公司2014年全球共交付1.78萬輛i系列新能源汽車,其中i3交付1.6萬輛,i8交付1741輛。2015年1月份,寶馬i系列共銷售1845輛,包括1416台i3型和429台i8型。在美國市場上,i3銷量達670輛,佔全球銷量的47%。

  此間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受油價下降影響,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增長趨勢可能放緩,但仍會達到兩位數,高於汽油汽車的增長速度。

新能源汽車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小康股份 20.49 8.36%
2 振華科技 14.40 5.96%
3 雙環傳動 9.85 4.57%
4 樂視網 4.95 3.99%
5 萬安科技 11.70 3.91%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堅瑞沃能 6.86 -9.97%
2 雙林股份 18.51 -5.61%
3 海源機械 16.64 -3.70%
4 長園集團 17.19 -3.54%
5 奧 特 迅 17.36 -3.2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