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且莫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 發佈時間:2015-04-08 08:31:1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懷仁

  又是一起抱著僥倖心理以身試法的典型案例!據網上報道,日前,桂林機場安檢人員查獲一起企圖冒用他人身份證乘機的事件。隨後,依據民航相關規定,安檢人員將該名旅客移交機場公安機關處理。真是不值啊!

  明知道冒用他人身份證登機是不可能的事,但就是有人想檢驗一下安檢人員的業務水準;明知帶了不允許攜帶上機的違禁物品,卻偏偏想試一試安檢機器靈不靈;明知機上的安全設施不能隨意打開,卻想著“不會被人發現”有意而為之……這又是何苦呢?面對類似的事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有些以身試法的人和事兒在普通人的眼中會覺得不可思議,卻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據媒體報道,2014年6月4日,有一家三口人冒用他人證件被南京祿口機場安檢部門查獲。原來他們是雲南山區少數民族,在南京為同一傢俬營業主打工,因為3人的身份證在老闆那裏一時無法取回,當時又因家中有急事需要儘快趕回,便借用同鄉的身份證購買了飛機票。最後,3名旅客被移交機場公安機關處理。

  説實在的,冒用他人身份證這樣的事情普通百姓尚可以辨識出來,更別説是那些有著“火眼金睛”的安檢人員了。再者,即使是身份證丟失了,補辦一個也不難,完全可以提前辦理,不必等到安檢的那一刻。如今,各座機場都有公安局或派出所,如果旅客身份證忘帶或過期,可以現場辦理“臨時乘機證明”。如果沒有任何證明,機場可與旅客所在地派出所取得聯繫,傳真相關證明即可辦理乘機手續。為何有些旅客非得用“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歪招呢?

  分析在機場重地抱著僥倖心理以身試法的群體,筆者認為,有的人壓根就是想直接矇混過關;有的則是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又不知道可以採用哪些正確的方式方法;再者,就是想試試,行就行,不行再規規矩矩地按程式走。例如,在過安檢通道時,有人在行李中帶了不允許帶的物品,但又不想重新整理,覺得麻煩,因而抱著先過安檢試試看的心理,大不了重新過安檢就是了。

  既然選擇了乘機出行,不妨規規矩矩,按照既定的“合約”“職責”辦事。最關鍵的是,對於“持身份證登機”等類似程式中的小事情,完全沒必要靠著僥倖心理以身試法來耽誤自己寶貴的時間,更何況補辦臨時乘機證明,打開行李拿出違禁物品都是舉手之勞的事兒。越是想順順噹噹地乘機出行,越應該堅決改掉僥倖這樣的壞毛病。也許在一次空中旅途中,我們做不了什麼保障“和諧旅途”的大事,但是能夠做到老老實實、本本分分,按規定把一個個流程或程式走完,同樣也為保障航班或旅途安全盡了一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