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好機場節能“把關人”

  • 發佈時間:2015-04-06 09:30:58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曾曉新

  在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節能減排成為大勢所趨的今天,企業構建一個能對自身能源進行有效管理的體系是特別重要的,特別是對於機場這樣的用能大戶而言。經過近3年的準備,首都機場不僅構建了符合國家標準的能源管理體系,還于2014年11月28日順利通過了能源管理體系外審,成為了國內首個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機場。

  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為何要經歷如此長的時間?它又給首都機場的發展帶來了哪些具體的好處?記者近日走進了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的具體實施部門——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技術採購部,聽這些節能“把關人”講述首都機場如何對照國家標準,構建能源管理體系並通過認證背後的一些故事。

  想辦法——

  用體系消除能耗“大胃王”煩惱

  作為北京市57個重點用能單位之一,首都機場的能耗量大得驚人。“首都機場光航廈面積就有近150萬平方米,還有面積巨大的飛行區。早在前幾年,首都機場一天的用電量就相當於北京市懷柔區一天的耗電量”。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採購部副總經理孫保東接受採訪伊始,便用參照物更具體地形容了首都機場這個能耗“大胃王”。

  這幾年,國家積極地提倡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2010年,北京市發改委向57個重點用能單位之一的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提出硬性要求,即在5年之內將主營業務收入的能耗減少30%。與此同時,首都機場集團也向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提出要求,從2013年開始,將能效考核指標確定在能耗同比減少2%。

  “我們做好節能減排、減少能耗的工作,不僅有外在的壓力,也有自身的動力。目前,能源成本佔到了首都機場股份公司整體運營成本的百分之十以上。每年在能源方面,首都機場就有幾億元的成本支出。因此,無論從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看,還是從保持機場未來可持續發展、算好經濟賬的層面看,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進行能源管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採購部總經理王靜濤説。

  在王靜濤看來,節能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如果沒有科學的能源管理理念、機制和方法,就會造成能源管理脫節,“採用系統的管理方法能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行為節能,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成為能源管理的關鍵”。

  為什麼能源管理體系能夠助力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呢?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採購部能源業務經理唐孔葦給出了專業的回答。 “能源管理體系能夠幫助組織將眾多與能源有關的工作,比如節能規劃、節能技術改造、統計、計量、能源崗位人員培訓、能源績效考核等工作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從而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有耐心——

  能源管理4年邁出“兩大步”

  2010年,首都機場對照GB/T23331-2009中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制定了公司自身的能源管理規定。2012年12月31日,在我國頒布了新的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後,首都機場又對照新的標準,于2013年底完成了新版能源管理核心制度的編寫工作。2013年12月2日,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了RB/T 107-2013 《能源管理體系—公共建築管理組織認證要求》。2014年3月,首都機場啟動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經歷半年的體系試運作、內審和管理評審,以及兩次外審工作,首都機場終於順利通過了能源管理體系外審,並獲得了能源管理體系(大型公共建築物)認證證書。

  回顧能源管理體系從構建到通過認證的過程,王靜濤用了“不容易”這3個字來形容其中的艱辛。他説,2010年~2014年,他們邁出了“兩大步”。“構建能源管理體系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第二階段是解決‘是不是’的問題” 。

  他進一步解釋,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相當複雜,涉及所有與公司相關的能源供應與服務保障單位。“第一階段,我們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從能源 ‘關鍵崗位’及法律法規識別、能源評審、基準指標管理、節能管理方案、項目管理、相關方管理、支援過程、監視分析等體系的關鍵要素開始進行建設,解決‘有’的問題。第二階段,檢查各能源供應與服務保障單位是否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執行,解決‘是’的問題,確保能夠達到認證要求。”

  負責能源管理核心制度具體編寫工作的唐孔葦告訴記者,相比其他大型公共建築物來説,首都機場的用能系統可謂複雜多樣。“別的大型公共建築物大部分能源涉及水、電、暖通等。首都機場包括建築環境能源、生産用能以及綜合服務用能這三大系統,涵蓋暖通、照明、捷運、行李、資訊、場道燈管、電梯、辦公、給排水等九大系統,專業性相當強” 。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總會遇到一些阻力,尤其是提高管理水準的項目。因為其實施,意味著對每個人的管理更嚴格、更細緻、更到位。”唐孔葦在談及體系推進過程深有感觸地説。

  “你要制定能源管理核心制度,就必須懂專業知識,要不然你怎麼知道現場管理人員是否做到位。例如,在國標中規定每個能源系統都要按照自身的法律法規運作。首都機場用能系統這麼多,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標準體系。作為能源管理人員,就得了解每個系統的法律法規。光識別法律法規這一項工作,就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在那段時間裏,我們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網上搜索、向專業工作人員請教等”。唐孔葦説。

  2014年3月,首都機場啟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後,為了能夠通過認證,王靜濤説,他們召開了數十場體系建設協調會、審核會、專題培訓會,進行了3次覆蓋公司所有區域和用能系統的審核。“我們既要與能源供應與服務保障單位‘打架’,使其每一個系統都按方案運作,又與認證單位溝通解釋,讓他們盡力了解機場運作的特殊性與複雜性。此外,我們還要開展別的工作,比如實施1 號航廈、2號航廈照明改造工程等。總而言之,那段時間很忙。”

  出實效——

  機場能耗量逐年減少

  2010年~2014年,首都機場的生産業務量在連續增長的同時,其能源消耗量的絕對值卻在持續減少。“這個成績就是對我們大力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最大的褒獎。”王靜濤説。

  唐孔葦説,能源管理體系具有六大特點,即系統規範、全面控制、PDCA迴圈、相容協調、績效考評、持續改進。“這六大特點不是模糊、抽象的,而是實實在在地體現在工作中的。沒有構建能源管理體系之前,很多工作都是散亂的。能源管理體系構建後,面貌一下子有了改觀。例如,之前我們要推進能源管理工作,不知道與哪個具體部門對接。現在構建了能源管理體系,我清楚地知道要完成哪項工作可以找誰”。

  能源管理體系構建後,每個部門都制定了涉及各自能源系統的具體運作實施制度。孫保東講述了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事。“航廈管理部根據季節的不同、日落日出的時間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制訂了一個相當詳細的關於照明的經濟運作方案。認證機構在現場檢查時非常吃驚。他們沒有想到這項工作會做得那麼細,這就是構建能源管理體系帶來的好處”。

  能源管理體系構建後,能源管理工作變得有跡可循、有法可依。“例如,飛行區管理部此前有規定,工作人員離開廊橋必須關燈和關空調。那麼,你怎麼確定工作人員關了燈和空調。之前,沒有能源管理要求,大家不會注重保留證據。能源管理體系構建後,飛行區管理部配備了檢查單,每個月固定抽查幾次,這樣就有效地督促了工作人員落實這項制度。” 唐孔葦説。

  作為國內首個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大型機場,王靜濤表示,這在民航行業起到了引領作用,對於行業內規範能源管理起到了推動作用。“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讓公司的能源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精細化、系統化。當然,通過認證也是對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的極大認可。未來,我們在能源管理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一定要履行好機場節能‘把關人’的職責,確保能源管理體系的持續認證,不斷提高基礎管理水準”。

  專家解讀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節能減排辦公室副主任穆陽: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在響應國家號召,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為帶動行業節能減排等方面做出了表率,是我們民航業內其他機場學習的標桿。在國家、行業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依託于國家和國際相關先進管理標準,通過系統的、標準化的管理體系運作來實現能源績效的持續改進是企業進行科學化能源管理的最佳選擇。

  此次通過認證是對首都機場能源管理工作的極大認可,標誌著首都機場能源管理水準又提高到了新的水準,是實現“打造綠色機場”目標的重要一步,將節能工作與日常管理有機結合,從根本上做到了合理用能、持續降耗。

  中國民航大學節能減排研究中心主任劉社宣:能源管理體系能夠幫助組織將原來節能規劃、節能技術改造、統計、計量、能源崗位人員培訓等能源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從而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提高組織經濟效益及市場競爭力。

  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作為民航運輸業內機場龍頭,結合自身發展趨勢、用能特點,積極開展管理創新,充分挖掘節能潛力,提高自身管理能力,順利獲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這一方面是對首都機場股份能源管理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希望首都機場能夠將相關的經驗在行業內進行共用,畢竟能源管理工作還具備一定的行業特殊性。

  能源管理體系在運作過程中,勢必積累大量數據。在大數據時代,希望首都機場能夠成為資訊整合、高效管理的典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