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助力産業轉型 推動大眾創業

  • 發佈時間:2015-04-08 03:29:26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杭州4月7日訊

  記者 袁華明

  有著豐裕民間資本的浙江,如何讓民間資本抱團發展、跨界經營,在對接國家和浙江的大戰略中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今天上午,應運而生的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民投”)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標誌著我省目前最大的民營投資公司正式投入運營。

  會前,記者專訪了“浙民投”首任董事長南存輝。他表示,“浙民投”以“集浙商之力、助浙江發展、促經濟轉型”為宗旨,把“浙民投”打造成助推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産融平臺。

  新常態下的新平臺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浙商在艱難的轉型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南存輝認為,浙商發展了現在已經到一個關鍵時刻,一方面浙江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到了一個新關口,浙商從項目回歸到了資本回歸的新階段;另一方面在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撲面而來。“浙民投”的成立,就是為了這兩個目標而來。

  當下的浙江經濟需要高水準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浙江民企亟待脫胎換骨適應新常態。有關機構的一項調研結果印證了他的看法:浙江民營企業數量眾多,民營經濟發展位居全國前列,但是民營經濟“小、散、弱”的特徵也十分明顯,盈利水準偏低,也制約了浙江打造支柱産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截至2014年11月,浙江A股民營上市公司222家,佔全部民營上市公司的14.3%,位居全國首位;但總市值1.56萬億元,僅佔全部民營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1.16%;去年前三季度利潤總和為370億元,僅佔全部民營上市公司的6.44%。但值得注意的是,調研表明全省民營企業中有絕大部分都在積極開展産業升級轉型,並購重組等市場投資行為快速增長。

  當前,我省民營經濟在轉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也不少。如,投資行為分散,所需資金來源以自籌資金和銀行貸款為主,金融杠桿運用不充分,可以用於股本投資的資金來源非常不足;其次是資訊來源渠道單一,決策以公司系統內為主,借助外部資源較少,開展跨省、跨境並購重組的能力比較弱;第三是缺乏明確、有效的政府指導和政策等支援,在開展並購重組談判活動中處於較弱的地位,特別是在參與混改項目中更加明顯。

  民營企業不僅需要實體經濟的抱團,也需要金融投資領域的抱團合作。“‘浙民投’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根據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四個全面”戰略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系列改革創新轉型發展舉措,“浙民投”聚合了産業資本、金融資本和政府資源的有效要素;聚集了我省優秀民營企業家、證券、投資、金融家的經驗智慧。同時,創新了“項目並購+母基金”的投融資商業模式。

  “浙民投”的“三聚一新”特點對破解上述問題作出了積極探索。

  此外,“中民投”的成立也直接催生了“浙民投”的誕生。去年8月,由全國工商聯牽頭組建的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民投)在上海掛牌。從全國工商聯公佈的資訊來看,這是一家完全由民間資本構成的投資公司,我省紅獅控股集團、和潤集團、世嘉控股集團等多家民企參股“中民投”。幾個月後,去年11月,省工商聯、工行浙江省分行、正泰集團等成立籌建組,正式籌建浙版“中民投”——“浙民投”,今年3月浙民投簽署發起人協議,這也是浙江首家“浙字號”民營大型投資公司。

  産業轉型的助推器

  這是一次浙商的跨界合作。

  記者了解到,籌建“浙民投”的是浙江八家知名民企和一家投資機構。這八家民企是正泰集團、富通集團、巨星控股集團、臥龍控股集團、萬豐奧特控股集團、奧克斯集團、聖奧集團、杭州錦江集團,這八家民企在各自的領域內都居於國內同行的前列。而入股“浙民投”的投資機構則是工銀瑞信旗下的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資産管理、PE、類信託等領域名列前茅。

  這是一次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合作,同時也是不同行業産業資本之間的融合。説到這種混搭融合的好處,南存輝説可以第一時間掌握金融領域和具體産業領域的資訊,並且實現了資訊的“兩邊連通”。

  “這種跨界混搭的模式,有利於未來投資時更精準的判斷。”南存輝告訴記者,八家行業龍頭企業對各自行業的兼併重組、風險投資等方面會有很專業的判斷,決策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浙民投”的有效運作對於助推浙江産業格局的調整、金融生態的優化、民企發展環境的改善都有著積極意義。

  “浙民投”首期註冊資本50億元,未來將逐步增資到300億元,按照8~10倍的比例常規放大,可帶動2000~3000億元的資本運作。在今天的成立儀式上,南存輝表示,“浙民投”將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走向全球。未來“浙民投”將支援企業兼併重組和産業鏈整合、直接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與國內外著名投資機構合作“走出去”並購、幫助中小微企業做強做大。

  用南存輝的話説,“浙民投”對對接“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對接浙江七大萬億産業、服務中小微企業助推“走出去”,“都很有興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高水準引進來和大規模走出去,目前全球並購重組的機會很多。”一些西方國家遭遇債務危機,許多高技術含量、低金融成本的項目呈現機會窗口,這是浙商進行全球並購重組、整合高科技要素資源、提升産業競爭能力的一個很好時機。同時,浙江民企要抓住國家實施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謀定而後動,不僅産品走出去,還要企業抱團産業鏈走出去。南存輝説,“浙民投”作為産融結合助推産業並購發展的平臺,可充分發揮投融資機制創新等方面優勢。

  按照規劃,“浙民投”通過穩步推進産業鏈整合,將打造若干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浙江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據介紹,“浙民投”的“項目並購+母基金”的創新運作模式,將根據龍頭企業並購需要,設立不同行業的開放式專項並購基金,撬動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投資。南存輝説,以後在並購重組過程中,如一個項目需10億元資金,牽頭企業出2億元股本金,母基金配3億元,銀行按50%配5億元的股本投資資金。“杠桿作用明顯加大,而且風險更加可控,這樣平臺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這既是對浙江金融生態的優化,也是對破解民企“短貸長投”難題,促進健康持續發展的嘗試。

  “大眾創業”的新推手

  記者了解,“浙民投”要通過創新服務方式、服務産品,助力“大眾創業”的資本需求。計劃拿出10%的資金比例,與知名的風險投資機構合作,積極開展對有前景的初創期、創新型企業進行創業投資、風險投資。

  抓住“網際網路+”的時代機遇,通過精準定位、精確服務,破解“融資難、投資難”的難題。“用較低的成本讓資本向實體經濟流動,‘浙民投’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

  當然,從“浙民投”股東組成的陣容看,輸出的不僅是資本,還有比資本更加重要的資源,如企業經營理念和運營管理經驗及整合能力。“浙民投”投資項目,會根據被投資項目的高股權比例,對被並購企業的治理結構、風險控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促成被投資企業提升管理水準和整體競爭能力。

  為浙江中小企業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健康成長也是“浙民投”的使命之一。

  “浙民投”將發揮平臺優勢,積極參與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為創新創業要素集聚提供服務。

  “‘浙民投’要做好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做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推手。”南存輝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