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益分配“杠桿”撬動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4-07 05:13:5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中涉及的種種利益分配問題絕非雞毛蒜皮的小事,事關研發人員和企業主體創新積極性。我們固然要用理想信念事業來激發人才創新的勇氣和毅力,但也要尊重智力勞動的價值、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
最近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獎勵創新人員的收益比例可“從現行不低於20%提高到不低於50%”。這種用利益分配“杠桿”來撬動創新積極性的做法,捏住了創新困局的“七寸”,是重要的政策導向。
創新能力不足、成果轉化率低,是我國科技研發中的一塊短板。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目前全國5100家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科研成果3萬項,但能夠轉化並批量生産的僅有20%左右,形成産業規模的只有5%,科學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出的科研成果,大多數沉睡在實驗室裏淪為“陳果”。統計數字同時表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能力的只有14%左右,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僅為0.8%。
制約創新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根子在“利益分配”上。照以往“規矩”,科研院所創新成果的處置收益,大多歸“公家”所有,主要研發人員不僅分到的“羹”很少,而且由於獎勵分配政策不清晰,“口徑”一會兒松、一會兒嚴。如果有人大膽革新蛋糕分配方式,激發團隊創新熱情,很可能成為一名有魄力的改革探路者,也可能成了動歪腦筋、趁機鑽空子要利益的不法分子。得不到什麼“好處”,還要勞心費神,甚至冒風險,這種狀況使得很多搞研究的人縮手縮腳,更願意走“拿項目、做課題、出成果、評職稱”這樣的常規路子,而沒有動力在自主創新和産業化上下功夫。同樣,對企業來説,也面臨著利益“回報”驅動力弱的問題。創新鏈與産業鏈、金融鏈脫節,與科研機構合作不順暢,技術成果轉化投入大、風險高、預期回報低,“不創新等死,創新是找死”,令相當多企業對創新“敬而遠之”。
激發萬眾創新需解利益“疙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創新中涉及的種種利益分配問題,絕非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事關研發人員和企業主體創新積極性的大事。創新驅動,實質上就是創新人才的驅動,而人都是食“人間煙火”的。我們固然要用理想信念事業來激發人才創新的勇氣和毅力,但也要尊重智力勞動的價值、重視必要的物質激勵。如果不承認這種勞動的貢獻,如何激勵更多創新成果涌現?相反,投身創新能“名利雙收”,那勢必會激發一些有志者在這方面鉚足勁幹下去,不管是“幾零後”,有個想法、有個創意都會努上一把。
在如何充分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問題上,不少國家和機構都建立了值得借鑒的分配機制,如美國夏威夷大學的《智慧財産權的管理條例》就規定,一般專利收益2/3分配給發明人,超過30萬美元的按1/3比例歸發明人所有。我們一些地方也早有探索。被譽為“中國光谷”的武漢東湖高新區,早在2013年就專門出臺“科技成果轉化暫行辦法”,允許高校師生休崗休學“下海”創業,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可“七三開”,研發者得70%,尺度非常之大。
大“回報”能帶來大創新。在這方面,各地方各部門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尊重知識、尊重創新,大膽卸下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舊枷鎖”,按照此次《若干意見》的部署,抓緊細化實施股權期權等激勵政策,切實提高收益分成比例,讓創新者都能在創新活動中得到合理回報,用利益分配“杠桿”激發出每一個人的創新潛力。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