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電”出新藏家

  • 發佈時間:2015-04-07 05:14: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與傳統拍賣行、畫廊等藝術機構相比,藝術品電商的操作相對容易,進入門檻更低

  4月2日淩晨,全新升級的“藝典中國網”正式推出。限時競價、一口價、私洽等多種交易板塊醒目分列,書畫、古董、衍生品等多門類藝術品琳瑯滿目,保利、匡時、瀚海等名拍賣行先後入駐這個泛藝術品的經營平臺。對於藝術品愛好者來説,只要輕點滑鼠,收藏過程就輕鬆完成了。

  事實上,類似于藝典中國的藝術品電商並不鮮見。曾有某藝術網站負責人戲稱,每天都能看到一家藝術品交易電商誕生。除了趙涌線上、嘉德線上、藝典中國、HIHEY等專業藝術品電商之外,淘寶、亞馬遜、國美、蘇寧等也紛紛進軍藝術品線上交易市場。而近年來迅猛發展的微信更是成為許多微型拍賣會的首選平臺。

  在這浩浩蕩蕩的藝術品電商大軍之中,真正盈利的只是少數,甚至“倒閉的和新開的一樣多”,其在2000億元的藝術品市場中所佔的份額更是少得可憐。就是在這樣尚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中,日前藝典中國被網際網路領域的投資人看中,給出1億美元的估值收購其股份。不過,藝典中國創始人、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冷靜地拒絕了這筆投資,因為他看到了藝術品市場“觸電”後的廣闊前景。

  就在幾天前,“李廣平、王有剛小品專場”在藝典中國網結束線上競價之後,拍賣機構天大美術館館長林玉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諮詢電話,紛紛詢問這次網上拍賣的作品是否真的來自天大美術館。通過一次網拍就涌現出諸多潛在藏家,這讓林玉柱又驚又喜。

  事實上,借助網際網路無邊的延展,藝術機構得以用極小的成本就可以成功開發出全新的客戶。“以我們幾百場拍賣的經驗,每次都會有新人買東西,許多新藏家完全是來自圈子之外,我們用傳統的手段是很難覆蓋到他們的。”藝典中國招商總監齊凱説。

  瀏覽藝典中國的商品,大部分都在萬元之下,新藏家比較容易通過這樣低價位的藝術品著手開始收藏。與之相反的是,傳統拍賣行、畫廊等藝術機構由於高額成本的支出,很難顧及到這樣的潛在客戶,而藝術品電商正好抓住這一市場空白。

  在網站上,只需要註冊一個賬號,人人都可以參與拍賣。一旦新藏家在電商平臺有了較好的用戶體驗,就會買第二幅、第三幅,而且對藏品品質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樣一來,藝術品電商就為傳統藝術機構成功地培育了潛在客戶。

  藝術品電商是有未來的,然而為何還有很多藝術品電商經營不善?我們或許可以從藝典中國的運作中找到一些答案。

  藝術品與許多産品有著根本的區別,其獨特性、文化性、昂貴性的特點要求電商平臺必須有專業的“把關人”,對第三方機構帶來的藝術品細細遴選,準確判斷其真偽、品味及品相,樹立起誠信的旗幟,這是決定藝術品電商能否成功的首要條件。因此,藝典組建了專家鑒定團隊,所有藝術品都要經過徵集業務人員、公司、專家、公司復核等4道鑒定環節。

  除此之外,安全便捷的支付體系、專業物流、線下體驗、後續服務等亦十分重要。相較于其他藝術品電商而言,強大的線下資源積累無疑是藝典中國的優勢所在,這樣便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專業服務。

  就像淘寶所遇到的問題一樣,平臺式電商如何把控好入駐商家的産品品質是一個亟需探索的難題,僅靠行業自律顯然不夠。為了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藝術品電商能夠良性、穩步發展,中國拍賣業協會已于去年發佈了《關於網路拍賣若干問題的法律指導意見》,《網路拍賣規程》也將於今年發佈實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