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蛋糕”要做大利益要分配好

  • 發佈時間:2014-10-11 07:53:0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對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要充分認識到位:對合作社要發展加工流通這個方向要認識到位,這是做大蛋糕的問題;對合作社以什麼形式發展加工流通要認識到位,這是怎麼做蛋糕的問題;對合作社怎麼做強加工流通要認識到位,這是做好蛋糕的問題;對合作社怎麼分配加工流通利潤要認識到位,這是分蛋糕的問題。

  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是大方向大趨勢

  農民合作社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織形式。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區別就在於,傳統農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産資料,以農戶為基本生産單元,在農業重投入人力、畜力等傳統生産要素的一種封閉式小生産;而在現代農業中,投入資金、管理、人才、科技、裝備、設施等現代生産要素,農戶廣泛參與專業化生産和社會化分工,加入各種合作組織,活動在生産、加工、流通、消費、信貸等各個領域、各個業態。江蘇省常州市的同志形象地把現代農業形容為“脫胎換骨,接二連三,頂天立地,三生有幸”,寓意脫掉傳統農業的胎,換上現代農業的骨;一邊接二産,一邊連三産;頭頂市場,腳立“三農”;發展農業生産、農民生活、農村生態,打造幸福産業。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農民合作社必須因地制宜地加入其中,發展農産品加工流通,從耕種收向産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這是一個方向性必然選擇,也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內在要求。尤其是隨著農民合作社的裂變式發展,耕種收等産前、産中利潤開發逐步趨於飽和,發展加工、流通等産後環節,延伸産業鏈條,拓寬利潤空間,成為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轉型提升的重要途徑。美國、歐盟、日本和我國台灣的農業發展經驗表明,往往是先有合作社,後有加工流通企業;合作社通過自辦加工流通,顛覆了原先與企業間的“僱員-老闆”關係,掌握了生産鏈條上的利潤分配主動權,從而獲得新的發展空間;相反,無論是東亞國家的小農合作社,還是歐盟的合作社,以農業生産為主往往越做越小。調研中,我們看到,距離海斌合作社不遠的溧陽市海清農機合作社也開始發展大米加工,並已初見成效;溧陽市果品之王專業合作社改變傳統自主采收和推銷模式,發展休閒採摘模式,每畝收益提高了3倍,下一步還要發展加工業。目前,江蘇省産加銷一體化合作社共有8418個,佔全省合作社總數的12.2%,普遍規模較大、收益較好,發展趨勢十分看好。

  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要探索多種合作形式

  從調研情況看,目前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形式多樣。一是産加銷一體型。農民合作社經過積累,具備自主或聯合發展加工流通、休閒農業的實力,興辦加工、流通、休閒合作社或企業。如上述的溧陽市海斌合作社、海清合作社、果品之王專業合作社等。二是農民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對接型。農民合作社為分享産業化經營利潤,把農民組織起來以合作社為單位與企業對接,建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如江蘇全福農牧實業有限公司,建立標準養雞場,統一發放雞苗、飼料,統一防疫等,與合作社對接,由合作社組織社員飼養並統一售給公司,社員合理獲取公司加工收益。南京桂花鴨(集團)有限公司將鴨子的屠宰等初加工交給蘇北宿遷、徐州的農民合作社進行。三是龍頭企業領辦合作社型。農産品加工企業為獲取穩定、專用的原料,領辦農民合作社,組織農民生産專用、標準原料,再由企業統一回購。如溧陽市白露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除流轉土地外,領辦合作社種植1000多畝漿果,專供該公司名下的加工廠,生産高附加值果汁産品。我們認為,隨著深入發展,農民合作社辦加工流通的形式還將更加多樣、靈活。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産品加工流通的直接目的是獲取更大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本質目的是讓農民合理分享加工、流通等産後環節利潤。因此,只要能夠形成穩定、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有利於發揮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形式,都應該是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的有效形式。

  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要加強品牌建設

  品牌是信譽的凝結,是消費者腦子裏的記憶點。國際産業發展表明,資源經濟向産業經濟再向品牌經濟發展,是普遍規律。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等産後環節,實現了資源經濟向産業經濟的轉變,但後續發展,關鍵要靠品牌建設,不僅要建設産品品牌,還要建設合作社自身品牌。如南京桂花鴨(集團)有限公司,自建標準基地,統一品種、飼料、防疫,交由合作社農民統一養殖,再統一回購、加工,通過農田到餐桌的全流程、資訊化品質管理,建立了桂花、金陵、紫荊山等系列優秀品牌,為企業創造了良好收益,並惠及合作社農民,每家(2人)每年收入不低於六萬元,顯著高於當地農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著名的宋氏兩姐妹80年前興辦衛崗乳業,衛崗品牌經久不衰;海斌合作社建立的大米品牌也為社員帶來豐厚的收益。因此,通過資訊化與工業化融合,採取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等手段,發展品牌經濟,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才能有更好的“錢”途。

  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要形成利益共同體

  “三農”的根本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在於增收。農民合作社,不僅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農業産業發展水準,促進先進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強農民市場競爭能力,培養農民民主意識、合作意識,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載體。上述合作社和加工企業,都是與農民建立了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充分享受到産後環節的增值效益,才形成了穩固的合作關係。因此,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工流通,必須充分考慮與社員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真正的“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尊重社員的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調動廣大社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形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否則合作社就失去了其存在意義,也不會長久。一個成功的合作社就像一棵大樹,“下聯農戶扎深根,中搞加工強樹榦,上聯市場茂枝葉,開花結果共分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