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企業用未來3年收益權獲230萬貸款

  • 發佈時間:2015-04-03 05:20:06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胡楠 通訊員張曉 王偉 姚曠怡)沒有抵押也沒有擔保,企業僅用未來3年的收益權做質押,就獲得銀行230萬元的貸款。記者昨日從武漢農商行獲悉,該行近期發放全市第一筆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

  “農商行貸款實實在在幫我們減輕了資金壓力,是一場及時雨。”昨日,北京光桓錦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桓錦業)財務經理李英傑告訴記者。據悉,該公司是一家從事路燈節能改造的專業節能服務公司,去年公司承接江夏區廟山辦事處轄區內1800盞路燈節能改造項目。據測算,改造完成後,節能率可達50%,每年可節約電費逾百萬元,但項目需要企業一次性投資350萬元,資金壓力不小。 “農商行工作人員不僅列明貸款材料清單,還幫助聯繫本地會計事務所進行審計。前後只一個多月,貸款就到賬了”。

  這是去年9月武漢農商行獲批成為該類貸款首家試點銀行以來,開展的我市首筆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

  去年7月,我市出臺《關於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意見》,節能服務公司可以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未來收益權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隨後,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聯合市發改委、市金融辦出臺文件,明確該類貸款的操作指引:“節能企業最高可獲得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總額或項目未來收益權評估價值70%的貸款金額。貸款期限一般為3-5年以內,利率最高不超過人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1.4倍”。

  記者了解到,這已經不是武漢農商行在業內首次“吃螃蟹”。2009年針對“三農融資難”問題,該行在全市率先向武漢銀河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發放貸款資金1000萬元,成為當時全國農村流轉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第一大單,被譽為“真正把農民手中的實物形態變成貨幣形態的‘破冰之舉’”;2011年武漢農商行採取專利權質押方式對武漢全真光電公司單筆貸款1億元,創當時全國之最,得到了國家智慧財産權局肯定;2013年以保證保險貸款方式向武漢佰美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發放貸款200萬元,實現了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科技型企業貸款保證保險業務零的突破。

  “武漢農商行已成為武漢創新型信貸的主力軍,充分體現出銀行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有力支援了中小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昨日,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統計處副處長曾劍峰評價。他透露,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將在貨幣政策上對試點銀行傾斜,採用再貼現、再貸款等方式定向支援。

  據悉,目前,除武漢農商行外,浦發銀行武漢分行也申請成為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質押貸款試點銀行,目前有一筆該類貸款正在辦理之中。

  ︻編者按︼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區域金融中心”。武漢金融市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跡象,金融機構日益聚集,金融業態創新發展,金融輻射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在此背景下,本報推出《首屆武漢金融系統“十佳頭條”新聞競賽》專欄,立求挖掘武漢金融機構每天正在發生著的重大新事物、新變化、新業態及金融創新行動,反映各家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為武漢打造區域金融中心鼓與呼。

  本欄目年終將評出“十大頭條新聞獎”10個,“十大頭條新聞提名獎”10個,由本報為這20個獲獎作品及相關單位通訊員頒發獎證。

  連結>>>

  貸款本金若損失 由風險金代償三成

  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節能服務公司先期投入資金和技術,為用能單位提供節能改造服務。在約定的期限內,節能服務公司和用能單位共同分享改造後帶來的節能效益。

  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貨幣信貸統計處副處長曾劍峰透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最大障礙即是節能服務企業資金不足。項目需要節能服務企業墊資,資金需求量很大。但這類企業往往是中小型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輕資産或抵押不足的問題,依靠傳統的信貸方式和産品,很難滿足企業需求。另一方面,銀行因對合同能源管理了解不夠,又缺乏規範的操作流程,出於風險考慮,銀行也不敢給節能服務企業放貸。

  為打破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在武漢“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牽頭出臺操作指引,明確了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未來收益權作為銀行貸款質押品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為商業銀行開展此項創新業務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流程規範。該指引的另一大亮點是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這在國內尚不多見。即市發改委設立風險準備金,承擔貸款本金損失的30%。“給企業增信,為銀行減負。”

  他還透露,近期人行武漢分行營管部還將聯合有關部門,開展銀企對接會,推進該類貸款儘快形成規模。

  (記者胡楠 通訊員姚曠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