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講臺上不再缺少那個人

  • 發佈時間:2015-04-02 09:19:43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不少農村,最好的建築是學校。

  這已經讓我們感到欣慰——

  十多年來,政府和民間在解決鄉村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各地圍繞基礎教育設施建設、降低失學率、提升鄉村教師能力、加強學生營養健康等方面開展了眾多幫扶項目,這些項目為鄉村教育帶來了顯著的改善。

  但是——

  當聽到“父母心公益基金”發起人于奇文“學校再好,沒有講臺上站著的那個人,也是座廢墟”這句話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要思考。

  這句話,説得重,但明明白白揭示了一個教育投入的問題:既有的項目和措施,並未完全解決長期存在的鄉村教育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特別是隨著基礎硬體設施的改善和留守兒童的增加,使得這個問題更加凸顯。

  教育投入,目的是什麼?我們的鄉村教育投入,難道僅僅是把校舍建好嗎?

  于奇文曾聯繫到貴州省黔西南一個學校,提出一對一捐資助學的願望。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山村小學校長當即拒絕了。其原因之一是:孩子們上學不用花錢,現在9年義務教育,學費、課本費全免,中午還有營養午餐,沒有一個孩子因學費問題而失學。隨後,于奇文花30多萬買70台電腦送到學校,一個月後再去,發現那些電腦安安靜靜地擺在那。

  因為,沒有人會用。善款等於打水漂了。

  那麼鄉村教育最需要的是什麼?孩子們需要什麼?硬體建起來,如何用好?

  講臺上的那個人,就是答案。

  讓每個講臺上都有教師,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校長説,國家每年都會派老師來,這些年派了十幾個,但要麼拒絕過來工作,要麼來後想辦法離開,根本留不住。這不是電影裏的情節,是我們身邊真實的故事。

  艱苦的條件、不便的交通、令人羞澀的待遇,是鄉村教師匱乏的原因。

  “父母心公益基金”以企業思維模式設計出“燭光行動”,即提供優厚薪資,招聘“燭光老師”,用本地老師到本地學校教本地孩子,為解決鄉村教育師資力量匱乏問題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對於教育,無論是善款還是公共財政的投入,都要切實保障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切實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尤其要注重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的“精準投入”。好在,我們的步伐正在向著這個目標邁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