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功能優勢,城市核心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4-02 05:29:42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秦詩立

  新常態下,城市發展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是功能優勢。什麼是功能優勢?目前尚無權威定義,這裡指一個主體,包括企業、城市、地區乃至國家擁有的,其他主體難以替代的優質功能與服務,它構成該主體的核心競爭力或魅力價值所在。

  城市功能優勢是相對成本優勢而言的,它主要不是依靠單純降低城市要素成本形成的,也不是為短期目標而實行的非持續性競爭安排,而更多是城市諸多優勢的功能化整合,是制度性優勢的轉化,或者説城市軟環境優勢的體現。

  目前,隨著成本優勢的弱化,國內先進城市已高度重視功能優勢培育。例如,上海早在浦東新區設立時,就致力於功能優勢培育,如堅持“小政府、大社會”行政管理模式,一方面通過大部門制、大鎮化(撤並鄉鎮並與功能區管委會合署)實現行政管理扁平化、高效化,官民比迄今全國最低,各類政務環境評比基本居首位;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現代社區、社會組織孵化與公共服務購買,使得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與國內外優秀人才在滬創業發展有著寬容、親和的一線環境。儘管上海用地、用工等成本較高,但因上海有著較突出的政務和商務功能優勢,從而大量吸引了國內外高端要素向其轉移。

  同時,上海正借鑒倫敦金融城模式,積極推進陸家嘴金融城的規劃優化與個性化、高效化服務提供,金融服務功能優勢日益突出。上海自貿實驗區則積極借助行政管理、口岸管理、商事管理等的高效化、公平化與便利化創新試點,力爭在金融服務、投資服務、航運服務、企業運營服務等領域,培育形成新的商務功能優勢。

  與此類似,深圳積極通過行業協會、慈善基金、環保組織等社會組織的培育健全與公共服務購買,結合在全國先行先試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較好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提高了行政管理品質與效率。很大程度上,因較顯著的政務環境優勢,使得深圳成功孕育了華為、中興、騰訊等大批跨國高科技企業,使得深圳成為了全國高科技要素集聚中心與産業培育中心。前海新區的創新規劃、管理與建設,特別是在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領域正力爭與香港無縫對接,可望為其迎來商務與法務功能優勢。

  相對而言,浙江各城市目前關注重心多在成本優勢維護上,對功能優勢培育關注總體上較欠缺,對城市發展成本優勢如何向功能優勢轉型亦缺乏較清晰謀劃。當然,杭州已開始為功能優勢培育努力,如成功創建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創新試驗區,正在爭取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來更好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商務等功能優勢。

  新常態下,杭州、寧波等大中城市要實現轉型升級,除需加強與國家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浙江“兩創”、“兩富”、“兩美”戰略主動對接,積極建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義烏絲路新區等戰略載體外,還需在功能優勢培育上加快樹立戰略新認知,形成戰略新重視。包括:城市競爭力=成本優勢+功能優勢,只有綜合優勢越大,城市轉型升級發展的能力和活力才會越強,轉型升級的品質和效率才會越高;杭州、寧波等城市發展的成本優勢尚有一定挖掘空間,需積極推進相關改革創新,加強成本優勢維護,同時需高度重視功能優勢有意識、有力度、有耐心的關注與培育;隨著全國乃至國際經濟轉型升級壓力加大,功能優勢培育需加快成為城市轉型升級發展能力增強主依託,且分量相對成本優勢需越來越大;城市功能優勢培育需以有利於服務經濟發展與形態培育為主方向(資訊經濟、智慧經濟是服務經濟發展大藍海),以經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為主要內容。

  綜之,新常態下,浙江需高度重視、主動加強城市功能優勢培育,積極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形成功能優勢。唯如此,才能在嚴峻轉型發展壓力下,保持城市發展強勁活力,實現發展升級跨越。

  (作者單位: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