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地産新政釋放合理住房需求

  • 發佈時間:2015-04-02 05:31:37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樓市快評

  龔名揚

  “今天房地産出新政了,明天要不要買點房地産股來囤一下?”“今天不是已經漲過了嗎?明天不一定還會漲了,小心調整!”週一晚上,在筆者的一個微信群裏,一些朋友在熱烈地討論。

  別看在“衣食住行”裏面,“住”只排在第三位,對於素有安居樂業傳統的中國人來説,房子的事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樓市出了個新政,有房的人關心、沒房的人也同樣關心,炒股的朋友們更關心。

  對於那些沒房的人,關心的是新政能不能以更優惠的價格或更低成本貸款利率來買房;對於那些有房的人,尤其是前幾年買房投資的人,關心的是新政策出來了以後,房子是否有升值空間,房子是否能夠更容易出手;對於炒股的朋友來説,他們關心的是自己買的房地産股,到底是買在低點還是高位接盤。

  股市是個神奇的地方。以東莞的房地産股粵宏遠為例,自今年2月9日開始,股價就從低位的4.55元一路爬升,在30多個交易日的時間裏升了65%,其他的一些地産股也有類似的走勢。

  本次房地産新政,最讓人關心的是“第二套商品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從原來的70%調整為40%”、“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20%;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貸款的家庭,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購房,最低首付30%”和“二手房營業稅免征期限由5年改為2年”。

  在房貸新政中,關於首付比例的調整,目的均是為了保障居民合理的居住需求,對二套房的放開,則是為了保障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這與之前全國“兩會”中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方向是一致的,也契合如今樓市所面臨的“新常態”。

  對於新政,筆者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擔心房價是否會飆漲,現在是不是應該趕緊買房了?營業稅免征期從5年改為2年,是不是鼓勵人們去炒樓呢?從新政實施後的情況來看,的確有的地方二手房出現了反價的現象,比如深圳就有不少業主撕毀合同,坐地起價,漲7萬、10萬、20萬、40萬的都有,最誇張的莫過於連夜漲價55萬元。

  炒樓客的春天來了嗎?筆者認為並非如此,尤其對於東莞這種二線城市而言。決定房價走勢的是供需,而決定投資或投機需求的,是獲利的空間。

  從供需來看,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全國房地産行業大多數指標處於下行態勢,房地産開發投資95036億元,同比下滑9.3個百分點,創2011年以來新低。與此同時,商品房待售面積大幅上升,全國有近6億平方米代售庫存。去年以來,一向以低庫存運作的東莞樓市,庫存量也呈現上升的趨勢,因此才有“以價換量”一説。

  房地産新政,目的就是通過降低首付資金門檻,讓改善型需求來對庫存進行消化,這對於供需兩方都是好事,但並不意味著房價就會因此大漲。房貸新政,更多的是改變過去對改善型需求的抑制,而並非鼓勵投資或投機的需求。

  深圳業主反價的現象,只是政策過渡期的正常反應,這些業主有這樣的底氣,無非是因為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房子總是供不應求罷了。但對於大多數城市而言,如今買房來投資,獲利空間是多少?10%?20%?

  如今打開瀏覽器,看看今年那些股票型基金的漲幅,雖然只過去了三個月,但你會看到滿屏的20%以上,漲得更多的也有不少,更不用説一眨眼就有幾個漲停的股市了。

  曾經的樓價飆漲,讓不少先知先覺的人通過差價賺取了不菲的利潤,這是特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情況,從如今的環境來看已經不可複製了。

  筆者想對那些準備反價的業主説,見好就收吧,而對於那些準備買房的剛需和改善型需求購房者,筆者想説的只有一句話:“慢慢挑,別著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