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溫哥華的司機咋就這麼“不著急”

  • 發佈時間:2015-04-01 09:31:52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網上流傳了一段德國車流緊急避讓急救車的視頻,引發了不少關注。

  在視頻中,交通擁堵,猶如一隻罐頭,車頭挨著車尾慢悠悠地前行。但當救護車鳴笛時,車流就像中了魔法,慢慢被劈成兩瓣,逐漸出現了一條通道。在關於此視頻的評論中,這樣的觀點最多見——國人開車素質不如德國人。

  可若對比加拿大溫哥華的交通文明,恐怕德國人也得汗顏。溫市是加拿大西部重要的旅遊及港口城市,常年排名人類最適宜居住城市前10。就是這麼一座城市,司機們開車如同《鏡花緣》裏的君子國國民那般儒雅。初來者總會感嘆,竟然會有這麼一個行車禮讓的國度。例如,有行人過馬路,幾乎10米開外,車就會停下來,等待行人走過;而右轉車也會遠遠地等待,直到對面行人完全通過才轉彎。

  有人會説,或許只是溫市司機不趕時間吧?這雖是一句笑話,卻值得深思,為何趕時間就是車不讓人的正當理由?

  民眾都會自覺避讓

  興師動眾的救護車隊

  對於溫市司機來説,避讓應急車是理所應當的。但凡發生應急事故,比如交通意外,溫市一般的應急預案是出動一輛救護車、一輛消防車,再加幾輛警車。為何要如此興師動眾?這3種車各有各的用場,救護車負責救護;消防車撲滅火災;而警車則是封閉出事道路,疏散交通,處理事故。因此,比起德國,溫市的車流起碼還要多讓兩輛以上的應急車。只要鳴笛並亮起警示燈,車流便像孫悟空喊了一聲“定”——不但來向車道的車分開兩邊,對向車道也會停住不行。若是經過十字路口,路口是不會有車過的,哪怕前頭是綠燈。

  在溫市街頭不難看到,應急車不僅通行于車流勉強讓出的小道上,還突然躥到對向車道堂而皇之地逆行而走。這一刻,時間似乎是停止的,應急車不論正走、倒走、逆行、順行,都可以由著性子來,只要以最快速度到達出事現場即可。應急車所到之處,都是停頓的時間、分開的車流和等待的人們。

  交通管理一直強調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若説中國人都比較“捉急”,這在溫市似乎也説不通。溫哥華地區的華人比例佔17%,其下屬的列治文市的華人比例更高達40%。近年來,持續的移民潮使華人比例快速攀升,他們選擇溫市置地安居,卻未對本地的交通文明帶來負面影響。這是為何?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或許環境真的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但其實,溫市的交通文明更多應歸功於契合人性的教育以及合理的規劃與管理。

  加拿大交通屬簡稱“ICBC”,每年花費鉅資宣傳道路常識。在駕照考試中,學員但凡有了稍許危害他人的潛在舉動都會被判危險駕駛而不合格。有一則真事,有位學員因看到身旁的車輛闖了紅燈而罵了一句髒話,隨即被判不合格,原因非在行為惡意而在“意識惡意”。因此,溫哥華交通管理一直強調的就是:人命大於天,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據此,溫市司機的謙和之風也就不難理解了。

  同樣離不開闔理的道路規劃

  與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統

  溫市的交通文明同樣離不開闔理的道路規劃與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統。溫市少有6車道、8車道的規劃,幾乎清一色的都是4車道,高速公路上偶爾有6車道。更為重要的是,但凡樞紐道路上都會設有災難緊急通道,其用處就是在發生意外時單由急救車行駛,其他車輛不可佔用。此外,某些道路上還會劃出自行車道、公交車專用道以及多人乘客車道,後二者一般是共用的,只有公交車或載有兩名以上乘客的車輛才可以行駛,所以此道一般是空閒的。溫市司機很規矩,寧可在自己的車道上慢吞吞地跟著走,也不會跑去搶佔公交車專用道及多人乘客車道。於是,各走各道,並不衝突,便也十分和諧了。(原載新浪新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