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取得更大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3-31 12:30:51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鄭向鵬 王敏 張尉心

  3個小時到廈門、長沙;5小時到武漢南寧;上海、北京納入12小時生活圈……高鐵正前所未有地改變著深圳人的出行方式,並更深層次影響著深圳經濟和城市格局。如何在高鐵經濟中搶抓機遇,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更大的優勢?北站高鐵樞紐作為國家“四縱四橫”高鐵網路的重要節點將如何發展?“高鐵新城”應如何規劃建設?昨天,“新樞紐·新中心——深圳高鐵經濟論壇”在五洲賓館舉行,一場關於高鐵經濟的思想盛宴從這裡開啟。

  從國際高鐵發展經驗到中國高鐵運作情況;從國外高鐵城市規劃的亮點,到深圳北站片區新城市中心的建議;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到深圳高鐵經濟與灣區經濟的對接……與會專家學者精彩觀點碰撞,現場聽眾直呼過癮。

  高鐵“互聯互通”帶來新機遇

  高鐵經濟的特點是什麼?“高鐵經濟”對於區域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主持人拋出的宏觀問題,打開了專家們的思路,“互聯互通”“高鐵站經濟”等一個個新鮮的觀點讓人眼前一亮。

  剛剛從博鰲亞洲論壇趕到深圳出席論壇的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樊綱,用“互聯互通”開始了他的主題演講。他指出最近的熱門話題是“一帶一路”,講的是互聯互通。互聯互通提高了經濟效益、創造經濟産能,使得城市發展的格局、區域經濟的格局改變。 高鐵就是互聯互通的重要體現,通過高鐵,深圳將實現深廣惠三大經濟體互聯互通,從而産生巨大的能量。

  中國高科技産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原國資委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執行會長、科技部中國産學研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劉延寧,以“7個經濟拐點與14步措施”為題,從國家的宏觀經濟層面,對高鐵經濟緊迫性、局限性、可轉化因素等對高鐵發展的新機遇進行了分析。她指出,交通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高鐵讓國內外一流的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聚集,高鐵形成了區域合作的最有利形勢。

  在嘉賓互動環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特邀教授劉佩瓊,用“四流”概括高鐵的作用,第一人流,她指出人流並不是僅是人數的多少,更是人才的流動,深圳要借高鐵引進人才,吸納人才。第二,物流。深圳應借助高鐵樞紐,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在物流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第三,金融流,深圳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通過高鐵優勢,深圳應爭取把金融服務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第四,資訊流,只有加強資訊流,才能真正的走向世界。

  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趙鵬林作為本土專家,對深圳高鐵經濟的考慮“更接地氣”。他表示,搭上了國家高鐵建設的快車,深圳的交通優勢進一步突出,深圳從全國鐵路的末梢成為前沿和腹地。他認為,與傳統的鐵路主要服務於旅行人員不同,今後高鐵站周邊的經濟主要是服務於城市的商務人員。“高鐵給深圳産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他説,服裝、珠寶等是深圳的傳統産業,由於高鐵的便利,人們會願意到深圳看看深圳服裝、深圳珠寶。他建議在高鐵網和網際網路結合的“北站片區”,最有潛力建設經濟“高産田”。

  “高鐵新城”要更親民

  深圳北站,從一個交通樞紐到區域經濟中心,還有多遠的距離?能否以創新性的思維對北站周邊的城市規劃進行佈局?在論壇的第二議題中,以香港大學教授、中國城市交通規劃與研究學會特邀委員王輯憲為代表的專家建言,不妨圍繞深圳北站,合理規劃車站與周邊的接駁設施,將龍華打造成受“90後”、“00後”歡迎的集創意公共空間、特色科技與現代服務也為一體的産業新城。

  王輯憲將深圳北站和香港沙田以及日本京都車站做了對比,他的研究成果認為,深圳北站目前規劃在“親民”方面還不夠,龍華新區可以汲取日本京都的經驗,不是交通樞紐周邊建商業設施,而是把交通樞紐“嵌入”到大的商業環境中,“這個車站走進去,首先是個商業街區,有商場,有劇院,有公共的演出、休閒、觀光空間。而車站的功能可能僅僅佔了10%左右。”王輯憲説。

  談到高鐵的“親民”一面,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交通專業院院長劉龍勝建議,龍華新區應把高鐵站和周邊的慢行系統開發好,把人流留下來;同時,鐵路部門在售票方面不妨更加靈活,目前的返程效率並不高,“可能我晚上6點鐘在廣州談完了事,想買回深圳的票,此時最早只能買到晚上11點的了,這種體驗還不夠高效。”

  對於規劃高鐵站對片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中國城市交通規劃與研究協會特邀委員夏春在互動環節談到了幾組他研究得出的數字,非常有説服力。研究顯示,人們出行的地理距離縮短一半,對整個經濟體生産力的提高創新知識的傳播可以有10%提高;1999年到2010年的長期數據還顯示,有高鐵的省和沒有高鐵省的旅遊業發展相比,有高鐵的省國外遊客會增加20%,旅遊業的收入會增加25%。綜上夏春教授認為,從龍華—福田—香港西九龍高鐵較原計劃晚開通,對於香港的長期發展實際上是有影響的。

  中國交通協會副會長、國家發改委基礎産業司原巡視員宋朝義也從區位優勢上,認同深圳北站交通樞紐對龍華新區未來發展的帶動效應,他認為深圳北站片區的輻射作用有望在2050年左右達到頂峰,“未來龍華新區一定是個頗具規模的新興城區。”宋朝義説。

  借高鐵對接“一帶一路”

  去年以來,“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論壇上,深圳如何借力“高鐵經濟”,在“一帶一路”的機遇中取得更大發展,又一次成為焦點議題。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煉認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與高鐵“走出去”,將勢必成為深圳發展新機遇,而龍華新區作為深圳北部的新興工業重鎮,具有發展高鐵産業的獨特優勢。

  曹文煉建議深圳打造成立“高鐵走出去”的産學研聯盟,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通過吸引人才,不僅做規劃諮詢研究 ,還可以做項目走出去,形成高鐵産業的研發測試中心;打造高鐵管理運營的培訓基地。曹文煉表示,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願意與龍華新區合作,把龍華新區打造成為支援“一帶一路”的戰略基地。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旅遊與地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宋丁認為,深圳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必然會進一步鞏固強化發展深圳的城市地位。宋丁認為,有了高鐵和海運互動,國內的資源和全球市場在深圳這裡交匯;有了如此多的經濟互動,深圳必然成為以高鐵和海域聯動的國際交通和資源互動中心,“深圳現在是奔著世界級大都市方向走,利用高鐵和‘一帶一路’,我個人認為深圳完全能代表中國在未來10-20年成為世界級都市。”宋丁説。

  深圳的高鐵經濟到底能走多遠?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辦)主任樂正認為,“一帶一路”對於深圳未來的必定是關鍵的歷史性機遇。據了解,近期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經就該問題組織了專門的研究,並制訂了方案,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正在製作的未來深圳發展的基本思路——即把“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經濟”結合起來共同發展。樂正表示,“大灣區經濟”既是一個經濟發展戰略,也是城市發展空間戰略,要把深圳傳統的開放型經濟優勢、濱海城市的天然資源聯同交通樞紐的優勢以及創新經濟優勢等多種優勢整合在一起,努力將未來深圳的發展列入到國家發展的大盤子中。

  “我想我們的前景會非常好,對此我也很有信心。”同時,樂正也認為,目前來講,無論是深圳,還是全國,高鐵經濟的黃金時代還沒到來,“我們對高鐵經濟的認識還很表面。所以展望2020年以後的高鐵經濟,這對城市的影響會更大,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戰略都會是革命性影響,所以我覺得高鐵經濟這個題目可以深入地做下去,而且可以擴展到今後的發展中。”

  聲音

  市民熱議北站片區發展

  讓北站片區和 前海“比翼齊飛”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敏 鄭向鵬

  昨天,“新樞紐·新中心——深圳高鐵經濟論壇”在五洲賓館舉行,掀起一場高鐵經濟的思想風暴。現場專家學者討論熱烈,市民則通過深圳特區報官方微網志(@深圳特區報)、官方微信等方式紛紛獻上“金點子”,發表自己的見解,熱議深圳北站片區發展,為深圳高鐵經濟發展建言獻策,現擷取部分觀點如下:

  要以三十年不落後的眼光進行規劃

  網友“lxl572”:1、既然是交通樞紐,就要轉乘方便。所以,建議有更多的高鐵線路接入深圳北站,以方便各地旅客換乘。深圳一定要有全國的視野,要有大局觀。

  2、北站定位為華南的交通樞紐,現在北站就小了,配套也不足,吐納能力仍有待提高,要以三十年不落後的眼光重新規劃,留出餘地。

  3、幾條高鐵修通、匯集後,深圳北站將比廣州南站更加繁忙,人流量會大的多,周圍的酒店、餐飲、購物、休閒等服務設施會空前繁榮,現在就要有充分綜合的規劃與安排。

  4、結合北站和深圳高鐵經濟的發展,龍華新區的産業規劃、城市規劃、交通規劃也要重新定位。

  建議在北站片區設立免稅購物中心

  網友“王不幅照”:高鐵樞紐可以帶來人流,吸引人氣。深圳應借助這一優勢 ,在北站片區設立免稅購物中心,吸引更多消費者。另外應大力扶持創業型企業,設立大型創業中心。

  網友“Z3336”: 高鐵給龍華的福利至少是倉儲和人流物流。所以吸引電商建倉庫是不錯的主意。

  做好片區規劃提升服務水準

  網友“lancangjiang”:高鐵能帶動經濟發展,尤其是旅遊業、餐飲業、住宿業等服務性行業,也對城市的接待能力、交通疏導、交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規劃時要充分考慮這些方面,不管是實體商業服務,還是社會公共服務,或者政府行政管理都應該加強,比如讓遊客、乘客迅速了解深圳,如交通出行方式、餐飲住宿、應急求助方式、防騙措施等等。要考慮配套的市內、市際公交是否充足、有效率。

  讓北站片區和前海“比翼齊飛”

  網友“釘子”:我認為目前前海片區和北站片區是深圳最有潛力的兩個地區,市政府應該進一步做好兩個片區定位,使兩個片區差異化發展,互補互利,成為深圳下一步起飛的“兩翼”。

  提升周邊環境加強配套建設

  網友“風往哪邊吹”:我就住在北站附近,片區這兩年雖然變化很大,但總體的公共配套還是不足,作為城市中心必須宜業宜居,希望政府加快宜居城區的建設。

  “XF123”:北站周邊環境現在已經很好了,但更大片區的環境也要提升,尤其是一些城中村,與這片區定位很不協調。

  網友“彩雲飛”:從高鐵站出來,晚上11:20後就沒什麼車了,打的士排長龍,應該增加城市夜班公交車,方便市民出行。

  高鐵給企業發展 帶來福音

  我們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高新科技企業,主要從事電子紙、智慧玻璃等光電新材料、新器件的生産和研發工作,成立時就選擇了龍華,看準的就是深圳北站高鐵經濟的強大輻射力。公司研發基地在廣州,每週都有大量的工作人員需要往返廣深,選址這裡對我們來説,交通十分便利。現在,不僅是研發人員,就連公司業務人員也通過高鐵,直達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應該説,高鐵給公司的運營和發展帶來了莫大的福音。

  ——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易子川

  我們集團對高鐵站及其周邊區域有濃厚的興趣,集團在南山已經開拓了華南首個綜合商業項目。對於深圳北站及其未來的發展,我們也將長期關注。

  ——凱德置地 蘇小姐

  高鐵通常具有紅心效應和擴散效應。其中,紅心效應會吸引各方資源,使得高鐵站逐步發展成為城市中心區域。而擴散效應則是指企業和人才向外發展。對於深圳北站來説,政府部門除了要營造公共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還要注重發展現代、專業的産業配套,吸引更多資源。同時,要避免過度開發房地産,要多開發高新産業載體,實現高鐵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深圳中觀經濟諮詢有限公司 薛佔棟

  選擇龍華,就是選擇深圳的未來。我們公司位於觀瀾辦事處,是個容納多家初創企業的産業園區,此次聆聽深圳高鐵經濟論壇,我對於深圳北站將對龍華新區的輻射作用充滿信心。我們園區目前的員工超過2萬人,相信未來他們的交通出行、生活配套,會因為深圳北站的交通樞紐地位産生全面的影響。

  ——銀星集團 朱郭敏

  隨著深圳北站在龍華片區發揮的區域交通樞紐作用日益明顯,作為一家專業的地産公司,相關數據都顯示目前市民尤其是白領階層對於在龍華落戶、置業有非常大的興趣。對於建設中的深圳北站商務區,希望未來政府在規劃過程中能夠多規劃教育、醫療等設施,這對於該片區日益增加的人流有相當的現實意義。

  ——世聯行 徐牧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明銘 趙新明)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