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塑造三亞旅遊 “國際范”

  • 發佈時間:2015-03-29 06:06: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三亞都有機會與國際社會近距離接觸。但是,三亞仍然需要在世界面前更好地展示自己。

  縱觀三亞近10年來國際旅遊市場的變化,一個有意思的“M”字形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2004年至2013年,三亞旅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然而,其主要貢獻源自國內旅遊市場的持續快速增長。2007年以後,當地國際旅遊市場規模一直徘徊在30萬至50萬人次之間,佔整體市場比例最高為2007年的10.74%。在此期間,三亞國際旅遊市場出現過兩次高峰,分別是2007年首次突破50萬人次,達到52.20萬人次,2009年再次突破50萬人次,達到52.89萬人次。

  “國際旅遊島的建設,一方面是國際化、國際標準,另一方面就是國際遊客。世界上著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都是依靠國際遊客的支撐,一個擁有多元氣氛的旅遊城市,才能成為國際化的精品城市。”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表示,復興國際市場,三亞旅遊任重道遠,但不乏機遇和優勢。

  “有很多博鰲論壇參會代表向我詢問三亞旅遊的情況,比如説免稅店、熱門景區,等等,他們想在論壇結束後去三亞休息幾天。”一位服務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的確,在博鰲亞洲論壇的輻射作用下,越來越多的國際目光關注三亞,三亞也越來越具有“國際范”。2003年,“世界小姐總決賽”在三亞成功舉辦,提升了三亞國際旅遊城的知名度;2006年,鳳凰島國際郵輪港試通航;2011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在三亞舉辦;國家領導人多次在三亞主持系列國事外交活動,更使三亞成為全球矚目、國人稱羨的焦點。

  三亞也同時注重“內功”的修煉。以“讓綠於民、讓路於民、讓景於民、讓海於民”為導向,三亞不斷完善城市規劃,旅遊開發儘量增綠,完善城市路網、停車場、旅遊諮詢服務站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管重罰旅遊頑疾,建立常態化機制,建立系列旅遊標準化服務體系,營造有序、誠信的旅遊市場環境和服務……

  “內外兼修”的三亞,依託博鰲亞洲論壇成長,同時也給博鰲亞洲論壇不斷增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