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因村制宜,保護歷史文化村落

  • 發佈時間:2015-03-27 05:29:31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嚴傑

  歷史文化村落蘊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訊和自然生態景觀資源,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産的“活化石”和“博物館”。2012年至今,我省圍繞“修復優雅傳統建築、弘揚悠久傳統文化、打造優美人居環境、營造悠閒生活方式”的目標要求,有效保護和利用了一大批歷史文化村落。現階段,如何因村制宜,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筆者認為,可重點從規劃思路、設計理念、價值挖掘等方面來深入思考。

  規劃定位要準確。要把準“歷史文化村落”這六個字中的三個“關鍵詞”,吃透“歷史”、體現“歷史”,挖掘“文化”、傳承“文化”,抓住“村落”、做好“村落”。要針對“保護利用”這個目的把準定位,規劃目的是“保護”與“利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村莊建設規劃,更不是農房改造規劃。因此,有關部門和規劃師們要有把這些村落做成歷史遺存、文化根脈、情感歸宿、精神家園的歷史擔當和精神境界,切不可漠視“歷史”、忽視“文化”、輕視“村落”。村落可以成為景點,但要防止把歷史文化村落單純作為旅遊景區打造。

  設計特色要彰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省成百上千座古村落,每一座都蘊藏著不同的歷史文化資訊,記載著不同的民間人文故事,演繹著不同的民俗風土人情,鑲刻著不同的地域文化符號。規劃設計者要善於挖掘不同村落的個性特色。特在哪?以筆者之見,要特在“古色”,以歷史的眼光體現古韻遺風;特在“本色”,以區域的站位展現本土風貌;特在“土色”,以農耕的情結再現田園記憶;特在“原色”,以人文的理性表現民俗風情;特在“綠色”,以生態的理念盡現天人合一;特在“新色”,以發展的視野呈現勃勃生機;特在“絕色”,以提升的手筆顯現精品名村,充分彰顯我省歷史文化村落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建築特色、業態特色、自然特色和景觀特色。

  文化符號要完整。歷史文化村落鐫刻著豐富、獨特的文化符號,應把文化符號視為傳統文化樣本,將其貫穿于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設計的始終。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物質文化遺産中的牌坊、村門、祠堂、廟宇、文塔、更樓等歷史建築,因尚有使用功能和觀賞價值,對其進行修復保護相對容易做到。而如何修復傳統民居殘缺不全的土築墻體、斑駁不堪的木質門窗、風化剝蝕的古舊大門及其依稀可見的木雕磚雕,使文化符號保留完整,這既考驗設計者的功力,更需要設計者的用心。

  傳統鄉風要延續。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的意義關鍵在於使文化傳統得到延續。延續傳統居住功能,留住“人”才能留住“魂”。歷史文化村落是一個文化綜合體,鄉風民俗來源於民眾的生産生活,植根於民間的鄉土鄉情,傳承於民心的靈感靈魂,既是那一方水土獨特的精神創造和審美創造,又是人們鄉土情感、親和力和自豪感的憑藉;既是彌足珍貴的文化産品,又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象徵。

  旅遊價值善發掘。到歷史文化村落旅遊,是鄉村旅遊的精華和靈魂。體驗前人先輩創造遺留下來的人文環境、民俗風情、鄉愁記憶,讓遊客置身於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和詩情畫意的自然山水風光中,給遊客以新奇、震撼、懷舊、悠閒的生活體驗。歷史文化村落遊有利於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分流,實現非農就業。要積極探索歷史文化村落與鄉村休閒旅遊結合的切入點,加強歷史文化村落的文化內涵挖掘、包裝和打造,爭取讓每一個村落都變成為旅遊的特色項目,形成“ 一村一韻”,“一村一景”。要有機結合當地特色産業發展,對村落的特色産業加以引導發展、壯大,形成“ 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形成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與産業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要有效整合相關項目資金,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參與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實現保護利用與村落經濟聯動發展。

  (作者係省農辦副主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