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山村書記怎樣改變家鄉面貌

  • 發佈時間:2015-03-27 04:32:1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明軍

  在河南省修武縣境內的豫晉交界處,有這樣一群生在山窩窩、長在山窩窩裏的村支書:他們經年累月恪盡職守,從籌款修路到發展産業,帶領村民努力嘗試,不斷改變著山鄉面貌,持續改寫著村民生活。

  行路難是山區群眾最渴望解決的難題。雲臺山鎮橫河村位於聞名遐邇的雲臺山風景區天瀑上方。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村裏都沒有出村路,山果運不出去爛在枝頭,群眾過著“石臼搗米驢拉磨”的生活。1992年,時年36歲的村黨支部書記張留根下定決心,再苦再難,也要打通一條出山路。張留根開始踏上奔波籌款路,這一跑就是十年。他賣掉自家糧食換來路費、自帶乾糧,四處“化緣”,10年間,他先後籌集到130萬元修路款。張留根帶領村裏青壯勞力義務出工,自備工具開山鑿洞,所用炸藥、雷管、導火線等全部由人工背上山。歷時十年,張留根用堅持和堅韌硬是帶領村民在崇山峻嶺間鑿通一條致富路。

  和橫河村一樣,地處深山的雲臺山鎮東嶺後村,在20世紀末也是“照明點油燈,吃水翻山挑,走路羊腸道”。2000年,東嶺後村的黨支部書記武松所帶領村裏僅有的22名勞力,從20公里外的地方往村裏搬運電線桿。20公里在平原地區不算什麼,但是在沒有公路的山區只能依靠人力。一根電線桿10米長、600公斤重,20個人才能扛一根翻山越嶺。從春到秋,53根電線桿硬是靠人拉肩扛運到村裏。2013年,東嶺後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借助村裏的古戲樓、觀音堂、龍王廟、永禁賭博碑、千年古道等文物古跡,發展起鄉村遊,村民們靠家庭旅館逐步走上致富路。

  兵盤村和東嶺後村中間隔著一座山,全村下轄4個自然村12戶43人。現年70歲的郝太行在村黨支部書記的位置上幹了20多年,2014年在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中,他的兒子郝海軍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是榮譽,更是責任,無論誰當書記,都不能讓鄉親們過窮日子。”郝太行對兒子充滿期待。以前,兵盤村的林果難賣,爛到山上,孩子上學、老人就醫艱難,如今村裏修了寬闊的出村路,依託附近的青龍峽景區,村民賣山果賺錢,收入“水漲船高”。

  豫晉交界的西村鄉陪嫁粧村,黨支部書記李隨意走馬上任村支書一職,一幹就是30年。為摘掉“窮帽子”,李隨意帶領鄉親們反覆嘗試過:種過經濟林,可村裏土薄石頭厚,一場大風刮過,山果就沒了;試過養雞,可村裏離縣城太遠,路又顛簸,養的土雞沒等運到山下就死去大半……李隨意沒有灰心喪氣,始終在努力捕捉帶動村莊發展的機遇。2000年青龍峽景區開發,李隨意覺得機會終於等來了。他帶領村民修通連接景區的10公里道路,鄉親們終於搭上旅遊快車。

  位於深山區的西村鄉柿園村,只有72戶、202畝山坡地。2002年,崔留山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幾年下來,他帶領村民發展核桃樹、柿樹、桃樹等經濟林上萬棵,硬化了街道,鋪設了水渠。但是,崔留山並不滿足。村裏有穆家寨歷史文化遺址,為啥不能發展旅遊業?為查證史料,他奔波于豫晉兩地,最終在山西省晉城市檔案館查到有關史料。村集體沒有收入,崔留山跑項目都要自掏腰包,他賣掉自家大貨車,花光6萬元積蓄。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終於建成並投入運營。

  雲臺山鎮一斗水村,村西北山溝裏有一口鬥型古井,一年四季水流不斷。全村57戶219人,被稱為“河南最北山村”,村裏一條古道穿村而過直達山西省境內,古柏、古柳隨處可見,村民住的石頭房成為特色一景。10多年前,這裡還是路不通、燈不明,村民每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僅600多元,如今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賈喜安的帶領下,村民依靠石頭房發家致富,成為休閒度假的“世外桃源”,村民每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300元。“下一步,還得在旅遊産業提檔升級上下功夫,讓更多遊客留得住、玩得久。”賈喜安對未來的發展早已成竹在胸。

  出山路打通了,村裏的年輕人紛紛下山打工和定居,守著大山留下來的村民基本屬於老弱病殘。以橫河村為例,目前只有七八戶人家留守。張留根的子女也已經搬到山下居住,但他卻拒絕下山享福。張留根有自己的道理,他説:“守土有責,我是黨支部書記,我有責任守好家園、護好大山。”

  與張留根類似,這些大山深處的村支書們選擇了責任和堅守。如今,橫河村、陪嫁粧村靠著雲臺山景區發展家庭賓館、山貨交易等,不僅村民日漸富裕,而且吸引很多山外人直往山裏跑。東嶺後村、一斗水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借助文物古跡和馬幫古道發展起鄉村旅遊,村民收入年年攀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