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駁中石化:汽油每升成本或不足4元 到底誰是冤大頭
- 發佈時間:2015-03-26 08: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又要下調了!行業消息顯示,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3月26日24時再度打開,國內油價很可能再次迎來下調。油價要降了,中石化真的要變“冤大頭”了麼?
事情起源於日前的一則帖子:“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國油價每升6.3元。2015年的今天,國際油價每桶43美元,中國油價仍然是6.3元人民幣。”
原本,這個調侃性的貼文很可能隨時間流逝而石沉大海。但中石化居然在其他“兩桶油”(中石油、中海油)還在打瞌兒的時候,突然站出來與貼文對決:“今天,國際原油每桶43美元,歐盟每升約9.1元,中國每升6.3元。七年前,因中國經濟形勢及各方壓力,壓縮國內成品油調價幅度,國際原油每桶147美元,歐盟每升約14.8元,而中國每升僅為6.3元。誰是‘冤大頭’,你懂的。”
一句“你懂的”,成了萬金油,做了擋箭牌。有多少人懂了?反正記者沒懂。
要搞清楚誰是冤大頭,必須先了解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首先,供需關係是影響價格的決定性因素。産油國特別是OPEC各成員國的生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其次,地緣政治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石油輸出國地區爆發戰爭,或是恐怖主義的蔓延,都會對油價産生重要的影響。此外,頁巖油、天然氣等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也對原油價格産生著影響。前不久,就在油價大跌之際,歐佩克作出維持原油産量不變的決定,正是為了應對美國頁巖油的衝擊。
了解了國際油價變動的大背景,我們再看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成品油成本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生産或進口、煉化環節、銷售終端。
假如油企進口原油,成本是多少呢?以3月25日的WTI原油期貨價格為例,每桶原油45.72美元。這是個什麼概念?1桶油約為159升(由於原油産地不同,密度也不同,我們在這裡四捨五入,只作估算值),按當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計算,一桶原油約為284元人民幣,約合1.79元/升。考慮到原油煉化汽油的比例為30%~70%之間,我們按中間值50%計算,即成本翻倍。那麼,汽油的生産成本價格約為3.58元/升,遠低於國內油價。
當然,國內成品油價格還包含消費稅。成品油消費稅經過三次上調後,目前每升0.32元。那麼,剔除上述價格,是否就是石油巨頭的獲得純利呢?不得而知。究其原因,可以借用石油標準委員會主任、中國石化集團前總工程師曹湘洪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説的一句話:“不懂煉油企業。”
不過,想想當年國際油價高企時,中石化獲得的500億元財政補貼,似乎真正為消費者“買單”的是國家,也不是某個企業。再想想石油係牽出的一系列貪腐大案,還冤嗎?如果非要説“冤”,那企業自己也是冤的明白,好過消費者不明不白。
不管怎麼説,油價還是要降了,預計汽柴油降價幅度在240元/噸左右。本次油價調整落地後,近半數省市93#汽油零售升價將重回“5元時代”。普通私家車平均每500公里,費用會降低6-8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