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償二代”,助推保險業轉型升級(政策解讀)

  • 發佈時間:2015-03-25 03:4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曲哲涵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23日,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宣佈保險業從當日起正式進入“償二代”試運作期。什麼是“償二代”?實行“償二代”將給行業和消費者帶來哪些影響?

  有多大本錢,做多大買賣

  “償二代”是立足中國實際的保險償付能力監管體系

  償付能力是指保險人可以償還債務的能力。保單某種程度上就是保險公司對投保者的負債,所以償付能力監管的本質,通俗講就是監督保險公司“有多大的本錢,做多大的買賣”,資産必須大於負債,即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於100%。

  中國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始建於2003年,近年來,我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10年間保費年均增長率達到18%。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保監會2012年3月啟動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建設,目前已完成“償二代”17項主幹監管規則的研發工作。2015年被定為行業“償二代”過渡期——監管部門仍按“一代”管理,企業主動向“二代”對標。

  “‘償二代’充分體現了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的階段特徵,是一套以風險為導向、符合中國實際、具有國際可比性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項俊波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金融監管體制進入新的一輪改革週期,各國紛紛推進償付能力監管改革。我們的“償二代”採用了國際主流的“三支柱”監管框架——定量監管、定性監管和市場約束機制,並根據我國實際進行了重構和調整,既能對我國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識別、科學計量和有效防範,也能有效對接國際金融監管通行準則,提高中國保險業參與國際保險市場規則制定的話語權。

  光“不差錢”還不行

  增加風險敏感度,提高監管靈活性,釋放5500億資本溢額

  “償二代”框架中,第一支柱為定量監管要求,針對保險風險、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3大類可以用資本量化的風險,通過科學計量,要求保險公司具備與其相匹配的資本。第二支柱為定性監管要求,即防範操作、戰略、聲譽和流動性風險4大類難以用資本量化的風險,使用定性手段來分級評估、防範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第三支柱市場約束機制,即通過公開資訊披露、提高透明度等手段,發揮市場監督作用。

  “‘償一代’以規模為導向,對風險沒有系統分類。各公司只要業務規模相同,資本要求就一樣。”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説,“償二代”則將定量風險和定性風險監管相結合,能更準確地識別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未來一家公司僅僅‘不差錢’、資本充足是不行的,如果其‘定性監管’與‘市場約束’兩項不達標,我們仍視其償付能力不達標,並採取相應手段限制其開設分支機構等。”陳文輝説。

  業內人士透露,前期測試結果顯示,“償二代”體系下,行業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要求基本上是同方向增加,行業在充足率水準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釋放了大約5500億的資本溢額,大大拓展行業發展的“安全空間”。與此同時,風險導向下,“償二代”對保險公司的風險甄別能力顯著增強,比如,傳統險佔比較高的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有所上升;高風險投資品種佔比高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則普遍下降。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以後保險公司再也不能什麼來錢賣什麼,靠高收益投資型短期險“佔地盤”的做法,行不通了。

  實現風險監管全覆蓋

  為市場化改革創造條件,推動行業轉型升級“走出去”

  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10家保險集團,普遍存在資本重復計算、股權結構複雜、組織結構不透明等集團化經營特有的風險,給監管帶來了新挑戰。“‘償二代’能有效將一般類型、隱性或混合保險集團都納入監管。”陳文輝説。

  近年來,保險資金已成為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機構投資者,其投資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引發股市“震顫”。對於資金運用的市場化改革,“償二代”通過對保險公司各類投資資産設定具體的最低資本標準,能更加準確地識別、計量不同投資資産的風險大小。陳文輝認為,在有效約束保險資金高風險行為的前提下,保險資金的投資活力得到充分釋放。

  為配合保險業全面深化改革,“償二代”還注重提高對風險的敏感度,更加及時、準確地反映保險公司承保業務、投資資産等風險的變化情況,為正在進行的人身險、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放開前端”“管住後端”創造了條件。

  陳文輝表示,“償二代”建立了對保險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的激勵和懲戒機制,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風向標”。與此同時,“償二代”也有利於我國保險業實施國際化戰略。“這是一套與國際上其他監管模式可對話、可比較、可互認的監管體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25日02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