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行發力網際網路金融

  • 發佈時間:2015-03-24 05:35:06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著“宇宙第一大行”之稱的中國工商銀行發力網際網路金融。昨天,工行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品牌“e-ICBC”及其主要産品,“三大平臺+三大産品線”戰略佈局謀定,成為國內第一家發佈網際網路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

  >>發佈

  推三大平臺三大産品線

  工行網際網路金融品牌由“三大平臺+三大産品線”組成,三大平臺分別為“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三大産品線分別為支付、融資、投資理財,其中,支付産品線以“工銀e支付”、“線上POS”、“工銀e繳費”為代表,融資産品線目前已運作“逸貸”、“網貸通”等産品,投資理財産品線主要包括“工銀e投資”,將貴金屬、外匯、原油等行情、諮詢、交易進行整合,搭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關於此前備受關注的直銷銀行,工行行長易會滿表示,發展直銷銀行的初衷是進一步拓寬銀行服務覆蓋面,使沒有在工行開立賬戶的客戶也可獲得工行的金融服務。

  易會滿進一步指出:“‘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目前推出3個核心功能,即存款、投資、交易。直銷銀行存款功能與網銀的不同之處在於,客戶可享受活期便利與定期收益,更符合利率市場化趨勢。”

  >>特點

  信用良好具備大數據優勢

  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剛剛結束的兩會已經將“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網際網路技術與金融的結合造就了網際網路金融的異軍突起,深刻影響金融運作方式和生態環境。

  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仍離不開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屬性,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商業銀行,雖然創新路徑不同,但最後終將殊途同歸。對工行而言,真正的挑戰不是跨界競爭,而是能否更加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生態環境和用戶需求變化。

  目前工行電子銀行用戶4.65億,網上用戶1.93億,以網際網路為主的電子銀行業務比重已達87%,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姜建清認為,從事網際網路金融必須具備良好的信用特徵,而銀行在此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次,作為數據依賴型行業,銀行具有完整的數據收集、整理和應用體系,在大數據挖掘應用上具有潛力。依託商品流、資金流、資訊流“三流合一”,銀行還能更好地管理風險。此外,工商銀行遍佈境內外、連通線上線下的網路佈局,為客戶帶來現代化金融服務的新體驗。

  >>解讀

  預計能夠樹立行業標準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表示:“我非常看好工行網際網路金融品牌這一系列動作,預計能夠樹立行業標準,其他大銀行也會加速發展網際網路金融。”

  他進一步分析稱:“目前中國銀行業處於利率市場化加速、金融脫媒的大環境中,銀行生存壓力加大,在這種情況下,工商銀行敢於嘗試,是值得鼓勵的。大銀行本身不愁客戶,其資産信用較好,工行現下是在做‘加法’,大行具有較好的IT基礎設施,網際網路金融産品推出本身成本並不大,加上風險能力優勢,估計還能降低企業方融資成本,所以優勢很大。”

  身軀龐大轉型談何容易

  不過,市場上也有擔憂之聲。有銀行分析人士指出,銀行經營環境嚴峻,轉型需求更為迫切,但身軀龐大的國有銀行轉型談何容易。“網際網路金融産品設計以用戶體驗為主,而傳統金融機構産品設計方面防控風險更為重要,效率相對較低。對於發展網際網路金融,銀行的業務定位和産品設計都是較大考驗。同時,銀行借助網際網路轉型,對於有些銀行而言,只是多了一個介面,多了個銷售渠道,網際網路精神並沒有被過多考慮。”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大銀行發展網際網路金融還是面臨著體制、集團內部利益分配等問題。從大行體制方面來看,規模大、人員結構複雜,以前主營傳統業務,短時間很難華麗轉身。”同時他表示,目前一些年輕客戶不再去櫃檯,喜歡在網上解決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問題,銀行為了激活這些存量客戶,就必鬚髮展網際網路金融。隨著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金融産品,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未來銀行可以與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全面競爭。

  京華時報記者余雪菲京華時報製圖覃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