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什剎海商業仍未飽和?

  • 發佈時間:2015-03-23 01:32:4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戶10年增長了10倍

  十幾年間,什剎海的商戶數量增長了10倍。不過在扎進什剎海商區的商戶們看來,直到現在,這裡的商業仍沒有達到飽和狀態。

  成本壓力讓店面更替頻繁

  “最早一批進入的商戶50%仍在此處有資産”

  後海是什剎海商區中最早出名的地區。一直在後海做酒吧生意的吳新(化名)回憶道,後海真正名聲大噪源於2003年。“非典疫情出現,由於後海有水,空氣相對清新又在市區,讓這塊寶地被商家和遊客相中。”

  2003年之前,什剎海地區只有幾間酒吧,是現在什剎海商區的雛形,寧靜是那時最大的特點。如今,酒吧和特色店舖開滿了整個商區。什剎海商會會長段雲松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十幾年間,什剎海的商戶數由最初的38家,增加到380家。

  2007年是什剎海商區發展最迅速的一年。吳新回憶道,形形色色的酒吧不僅讓後海成為名副其實的酒吧一條街,前海荷花市場的酒吧生意也逐漸紅火起來。

  與所有商區快速發展之後一樣,成本快速上揚等問題逐漸顯現。吳新的店面租金這幾年上漲了兩倍多,而歌手的費用也從以前每人每晚150元,上漲到了350元到450元。他最近剛剛調整了價格,長島冰茶從70元調整至80元,“不漲價就難以抵禦成本的上漲。”吳新説,附近一家酒吧10年間換過5次老闆。

  段雲松告訴北京晨報記者,並非所有的店舖都賺錢,但最早一批進入商區的商戶老闆,50%左右仍在商區中有資産。“看上去是換了家店,但可能是同一個老闆更換了經營方向。”

  理想還得插上金融的翅膀

  “從覺得丟人到願意貸款,足足用了8年”

  2008年金融危機,什剎海地區的生意受到影響,“那時候真的很艱難,很多商鋪轉租店舖,很多都做不下去了”,段雲松説。

  “那時候,大家覺得借錢是件丟人的事兒,不會想到去銀行貸款。”也是在那時,段雲松覺得應該“惡補”金融知識。

  “8年前商會請了銀行的人來幫助解決資金問題,有的商戶直接拿著房本過來,以為有房本就能立刻拿到錢。”段雲松回憶説,銀行需要商戶提供流水,而商戶覺得麻煩,直接推門走了。店主們從覺得丟人,到願意以貸款的方式擴大生意,這個過程足足用了8年。

  實際上,此前已經有兩家銀行開始關注什剎海商區小微企業的貸款市場,但均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段雲松覺得,什剎海商區的商戶不僅需要有文化的翅膀,能讓定位和特色更加明晰,也需要插上金融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遠更好。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姜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